品德比技術更重要
黃緯祿雖是一位長期擔任重要領導職務的老專家,但卻時時處處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身正為范。
“在成績面前,盡量考慮別人的貢獻”。黃緯祿對各種獎勵總是“退避三舍”,他說:我雖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些成績,但不是我個人的,航天工程不是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在成績面前,盡量考慮別人的貢獻,失敗了,盡量考慮自己的責任。
“我的人生格言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黃緯祿始終將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作為人生格言。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人們至今還依然記得黃緯祿的“三個三”:在基地三條要求,和大家一起排長隊買飯,一起搞衛生,一起掃廁所﹔出差三條要求,隻要能走出去就行,隻要有飯吃就行,隻要有地方睡覺就行﹔用公車三不許,自己私人外出不許用車,接送親友不用車,家人有事不搭車。相反,凡是與黃緯祿共事過的人都為他有容乃大的心胸所折服。
在潛地導彈研制的關鍵階段,因參與研制的型號多、任務緊、壓力很大,堅強的黃緯祿經常會感到體力不支,不得不去醫院進行檢查。長長的診斷單讓醫生也感到十分詫異,眼前這個消瘦的人到底做的什麼工作,會落得這一身的病——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輸尿管結石、心臟病等。有一點是明確的,這是長年累月疾病得不到及時治療的結果。醫生開了一種中藥讓他回去好好調理身體,可是黃緯祿吃了幾十副別人隻要吃一劑便見效的藥都毫無起色,腹部還經常抽搐,疼痛不已。最后醫生不得不給他動手術。手術后,看著手術取出的結石,妻子劉漢菊心裡泛起了陣陣的酸楚:“他是痛得實在忍不住了,但凡能稍微輕一點,他還會一直忙著工作,顧不上看病吃藥。”已經 66歲的黃緯祿由於過度操勞而使體重降低了11公斤。那可是一天天晝夜忙碌、一點點從身上被“剜”下去的。他瘦了,導彈卻“飛”(肥)了,怪不得有人戲言他“剜”肉“補”導彈。雖是戲言,卻聽著讓人有些心酸,這體重變化的背后蘊含著一個平凡老人多麼非凡的人生奉獻和精神境界!11公斤相對於動輒以噸計算的導彈來說算不了什麼,但是將這血肉補在導彈上,成就的卻是一個民族的希望和驕傲!
在主持召開總師擴大會的一天晚上,黃緯祿開始發燒,並且出現便血。這是長期胃潰瘍引起的胃出血,如出血量大,往往會發生失血性休克,若搶救不及時可危及生命。黃緯祿很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明白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但他想到,自己作為總設計師如果不參加會議,許多問題定不下來,下一步工作就不好開展。於是,他自己想出了解決的“辦法”,悄悄地讓秘書到醫院要點止血藥,並再三叮囑秘書“我的病不許跟別人說”。就這樣,“有辦法”的黃緯祿靠著止血藥,強忍病痛主持會議,直到五天的會議開完,他才去醫院檢查治療。
黃緯祿十分注重對人才的培養,他誨人不倦,悉心指導,“桃李滿天下”。他在工作中親自傳授技術人員研究方法,在試驗現場指導年輕人解決問題,在生產一線告訴工人師傅提高效率的“竅門”,在連隊、學校認真向官兵和學生傳授自己的經驗體會……他語重心長地說:“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希望你們獻身於這一崇高的事業,使它蓬勃發展,使我們的祖國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是何等光榮的任務啊!”黃緯祿年事已高在家養病時,家裡就像一個課堂,航天系統的技術專家、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企事業單位的團員青年、試驗基地的軍官士兵、附近學校的老師學生、外地慕名的求學人士絡繹不絕……每次他們來黃緯祿都悉心教導,毫無保留地講述導彈研制的歷史,傳授自己的知識,詳細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他“品德比技術更重要”的諄諄教誨始終銘記在年輕人心中,這些年輕一代已經成長為各個領域的中堅力量。
作為航天人、作為導彈型號研制的總師,黃緯祿明白,屬於自己的時間實在太少,肩上的責任實在太重,而人生似乎過短。躺在病榻上的他還依然挂念著航天、惦記著導彈……
在回首自己的過去時,黃緯祿說道:我把我的一生都交給了導彈事業,我無怨無悔。黃緯祿將自己的全部交付於導彈事業,將畢生心血傾注於導彈事業。他一生矢志報國的信念堅定不移,把對黨的高度忠誠、對祖國的深情熱愛融入導彈事業。他一生敢為人先的志氣堅持不懈,開拓創新、求實拼搏,成就了中國導彈事業的一個個輝煌,挺起了中國國防事業的脊梁。他一生大力協同的精神傳承后世,所倡導的“四共同”原則被奉為航天工程系統協同工作的“金科玉律”。他一生嚴己寬人的品格令人敬重,為導彈事業殫精竭慮,忘我工作,身軀漸瘦,病痛紛擾,仍堅守陣地,功勛卓著卻“常懷一種愧疚感”。他一生誨人不倦的情懷馨香遠播,為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盡心盡責、傾囊相授,年事日高仍親登講壇悉心授課。他一生默默奉獻的情操感人至深,幾十年如一日,淡泊名利,虛懷若谷,甘做無名英雄。他忠誠報國、獻身航天的堅定信念,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團結協作、集思廣益的優良作風,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將永遠激勵著我們,航天的后來者將始終傳承黃緯祿精神,將航天事業推向世界之巔!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