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把中国的固体导弹搞出来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已先后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和液体地地战略导弹,但是液体导弹准备时间长且机动隐蔽性差,缺乏二次核打击能力。面临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中国急需有效反制手段。研制从潜艇发射的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势在必行。
黄纬禄临危受命,担纲我国第一型固体潜地战略导弹巨浪一号的总设计师。
为了准确掌握具体情况,黄纬禄走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大漠荒原、戈壁深处。他发现,研制条件十分欠缺,急需少花钱、多办事、快办事、办成事。他心急如焚,食不甘味,无法入眠。
黄土高原上正在兴建一个长50米、宽30米、深30米的一个巨大水池,准备用于模拟潜艇水下发射条件。黄纬禄顶着阵阵风沙,冒着层层尘土,站在了这个正在由几百个工人开挖的巨大土坑前,眉头紧锁。大坑已经投入了几百万元,以后还要投入多少、建成后运行费用多少,引起了他的焦虑深思。黄纬禄觉得:“我们的科研经费是人民节衣缩食省出来的,国家底子薄,经济困难,我们要为国分忧,在不降低性能指标、不延长研制周期的情况下,尽量少花钱多办事,能节省一点就节省一点。”黄纬禄提出了“台、筒、艇”三步发射的实验程序,引起了轰动,并得到了国防科委的认可。“台、筒、艇”就是第一步在发射台上作试验,第二步在陆上发射筒中打导弹,第三步在舰艇上打遥测弹。省去了投资巨大的水池,大大简化了试验设施,节约了大量研制经费和时间,开创了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试验程序。
为了获取导弹水下基本力学参数,进行模型弹投入水中入水深度的试验,是一个必经的步骤。模型弹是一个近 10吨、直径一米多、长 10多米的白色钢壳“大家伙”,如何投入水中、投在什么地方,是一个困扰大家的难题。有人提出:哪有这么高的平台安放模型弹?这么重的弹怎么起吊投出啊?这么大的弹体落下来万一砸在潜艇上,不是很危险吗?面对别人的质疑、面对同事的动摇,胸有成竹的黄纬禄知道,光靠计算数据是说服不了别人的,必须有“奇招”。1970年7月的一天,人们看到,在新建成不久的南京长江大桥中央,停放了一台巨大的吊车,似火的骄阳下,那个白色的大家伙正在被反复地以各种姿态投入水中,并获取了大量的有效数据。
就这样,黄纬禄带领这支年轻的研制团队,勇敢地向困难发起挑战,克服了研制起点高、技术难度大、既无资料和图纸又无仿制样品、缺乏预先研究等许多困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条件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了大量的各类试验验证,反复修正设计,终于取得了固体导弹技术和潜射技术的重大突破。
1982年 10月 12日,渤海的海面上,一条喷火的蛟龙跃出水面,以极快的速度直飞蓝天,在海天之间绘出一幅壮丽的景观……准备了十几年之久,多少人为之付出心血的第一代固体潜地导弹终于研制成功了。试验的成功震惊了世界,标志着我国成为具有自行研制潜地导弹和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中国拥有了二次核打击能力!
在蛟龙出水、雷震海天的背后,是艰苦奋斗的航天人的豪迈之情。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