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中国央企新闻网--权威发布中央企业,国资委,地方国企最新消息

千淘万漉始获金——铁四院深耕尼日利亚铁路纪实

2014年12月07日09:55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一株幼苗,抽枝、拔节,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多久?

一个火种,添柴,加油,渐成燎原之势,需要多久?

一群初来乍到的中国人,从零起步,在异域融入、融合,在海外市场经风历雨,走向成熟,又需要多久?

11月20日,中国铁建与尼日利亚交通部签署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收获“大单”的背后,是铁四院2010年起配合中非建设开展的4年前期研究和现场勘察,更是该院1996年起走入尼日利亚的19年持续而漫长的努力。

时间为我们呈现结果,却往往省略了过程。无论是铁四院尼日利亚铁路市场的发展,还是个人在尼日利亚铁路项目中的历练,从来不是云淡风轻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攒。看到这个过程,才能真正走近“成长”的核心。

以专业水准站稳尼日利亚铁路市场

1996年,参加尼日利亚铁路修复改造工程勘测设计的36名四院人,分三批抵达尼日利亚,开始了艰辛的海外创业之路。

作为当时中国与非洲经济合作最大的一个项目,它的实施对树立中国人的形象,扩大和延伸非洲市场意义深远。

如果说忠诚、责任与奉献是支撑起铁四院海外事业奔流不息的血脉,那么,技术水准则是支撑起它强劲有力的筋骨。

近千公里的勘设任务,4家设计单位同台竞技,铁四院紧急动员,以雷霆之势挺进现场,80天抢完外业勘测,60天完成中英文两套设计文件,领先一步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

2007年,铁四院再次出征尼日利亚,执行拉各斯至卡诺新建铁路勘察设计任务。这条尼日利亚新建铁路项目总长约1315公里,采用中国相关铁路标准,是中国承建的非洲最长的现代化铁路。铁四院设计范围是全线技术含量最高的一段,意欲在非洲开拓市场的中国铁建,对铁四院寄予厚望。

在陌生、广袤的海外开拓铁路市场,靠什么站稳脚跟?四院人的答案是:技术!技术!还是技术!理由很简单:“没有金刚钻,怎么揽瓷器活儿?”

刚到尼日利亚,除了总体设计负责人身上揣着一份1:50000的地形图外,几乎没有任何基础资料。紧密结合尼日利亚国情,铁四院尼铁项目部把在中国铁路发展中积累起来的成果,创造性地运用到尼铁项目中。从4月初全线踏勘拉开序幕起,四院人破解了境外项目的道道阻碍,实现了四院管段“开工最早、完成最早”的目标。

2009年,执行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项目的四院人,带着前两次境外工作的经验,再次踏上这块熟悉的黑土地。勘察设计过程中,四院人坚持“以我为主,有效沟通”的原则,最终促成业主采用中国标准,不但顺利推进了在建项目的勘察设计和配合施工,而且配合中土公司参与了10多个项目的前期经营。

尼日利亚19年,铁四院加强科技攻关与技术实践,注重理论总结与知识沉淀,漂亮地完成了对尼日利亚的全部承诺,收获了海外项目设计工作的经验;

尼日利亚19年,四院人得到了磨炼和进步,锻造出一支作风过硬、素质良好、专业配套、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熟悉海外技术及业务运作特点的海外技术专家队伍,成为支持铁四院海外业务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异国他乡大写勇气与尊严

19年来,一批又一批铁四院勘察设计人员走出国门,在戈壁荒漠,在复杂动荡的异国他乡,书写青春故事,镌刻无声诺言。战斗在非洲大地的日日夜夜,清晰刻录下四院人的协作精神和敬业风范。

路线状况差,多处断道,汽车不能进就搭摩托车,没有轨道车就步行,每天往返20多公里踏勘;对着5万地形图,手持GPS驱车奔跑,东南西北反复比划,踏破铁鞋寻找水准点……当经过一个礼拜奋战一次性实现80公里基平闭合,铁四院中土二院的驻地内响起欢呼声时,当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一个宝贵的水准点,内心涌现不亚于挖到一块黄金的欣喜时……所有参与尼铁项目的四院人读懂了什么叫尊严勇气,什么叫凝聚挺立。

外业勘测中,从总工程师到项目部经理,从技术员到工人,置生死于度外,置待遇于脑后,不分专业,不分彼此,一起对点,一起跑尺拉链,结成一个守望相助、团结奋进的铁四院海外生命整体。

技术队长郭志勇既要组织、参与生产,又要管理全队的生活,是这个技术宅男以前没干过的“差使”。刚到阿布奥库塔驻地,一连三天停水,他心急如焚,水终于解决了,他自己却病了;

外业职工王方晓负责曲线测绘,主司全站仪,每天背负几十斤重的仪器步行10公里,后期腰肌劳损,他强忍痛苦,独自带3个当地临时工,创下了日进度线路长度11公里、测点485个的高产纪录。

负责原位测试的罗义伟,和尼日利亚工人语言不通,他就运用各种肢体语言做示范,有时他们工作不够精细时,他就手把手地教。测量时,尼日利亚特有的红蚂蚁双管齐下,用前面的牙咬,用屁股后面的刺蜇,又痒又疼,那种难受的滋味让人萌生扒皮的念头。

但恶劣的环境,并没有让罗义伟对工作产生丝毫的马虎情绪。每当想起自己代表着泱泱大国的形象,代表着铁四院的实力水平和精神风貌,罗义伟就力求完美。他负责干完的活,让尼日利亚工人都会用一句生硬的中国话点赞:“中—国—人—好!”。

有一天百米标组穿过伊洛岭附近的无人地带时,前方百米处出现四个黑点,定睛一看,隐隐约约四条大虫——非洲狮子正慢悠悠地走过来,当时临时工惊恐万状,扭头就跑,队长韩君连忙喝住:“不许跑,原地蹲下!”眼看着四条大虫缓缓踱过去了,情绪稍作稳定,10米外的草丛中突然又窜出一条大物——非洲黑猩猩。丈量组的同志两次受到惊吓,炸开了:“歹徒是要钱不要命,可野兽是要命不图钱呀!”后来项目部果断采取措施,持枪警察开道,治安员压后,五个组收缩齐头并进,冒着生死风险,一起穿过无人地带。

入乡随俗,出国问禁,熟悉和适应陌生群体的特性,四院人展现了苦中作乐,从容淡定,历经磨难而弥坚的自信姿态。尼日利亚气候炎热,新陈代谢快,深夜常有抑制不住的饮饿感袭来,饿醒了大家索性爬起来烤红薯、煮玉米,月光下一起聊聊当天的工作,说说以前的趣事;囿于尼日利亚交通,100公里不到的两座城市路上常常要耗去5小时左右,烦恼之余,大家不忘打趣:“这就是我们的机会。要想办法参与到改善当地交通的工作中,争取再获新单!”

铁四院也没有忘记这些在海外打拼的兄弟们,时刻关心着他们的衣食住行。

远在异国他乡拼搏奉献,对自然条件、物质条件的艰苦感觉尚能适应、克服,最难将就的却是远离祖国和亲人的孤独和寂寞感。2007年,铁四院线站处特意制作亲情光盘,捎去家人问候。

摄像机前,铁四院尼日利亚现代化铁路项目部副经理、总体杨麦生的女儿落落大方,又唱又跳,还绘声绘色地给爸爸讲了故事。妻子则告诉他,前不久线站处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邀请她们娘俩儿也参加了活动。她笑着说:“有组织无微不至的关心,你在国外放心工作吧!”

参加工作不久的梁旺的父母在摄像机前告诉他,在处里的帮助下,他们已卖掉原来的房子,在铁四院附近新买了住房,感觉离儿子工作的单位近一些,离儿子也就近了一些。

比起香烟、美酒等慰问品来说,这盘宝贵的光盘带着沉甸甸的亲情和关怀,成了缓解现场人员思乡之苦的精神补给。正如光盘片头前言所写:“道一声辛苦,表一片深情,请相信,在你们的身后,永远站着支持与鼓励你们的线站处全体职工及你们的亲人。”

助力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梦

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曾说:“有一条现代化的铁路是我们的一个梦”。

2007年,铁四院项目部领导随中土公司造访奥巴桑乔位于拉各斯市郊的农庄,在那里受到这位具有传奇色彩、朴实幽默的总统先生的接见。那次会见,奥巴桑乔先生反复强调修建现代化铁路的意义,要求铁四院抓紧抓好。

尼日利亚是西非人口第一大国,非洲第一大经济体,但铁路网络欠发达。多年来,路况差、通行效率低成为制约尼日利亚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所以当地人也希望经验丰富的中国企业,帮助他们早日实现现代化铁路梦。

与国内勘察设计环境相比,铁四院在尼日利亚遇到的技术障碍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业主建设管理力量薄弱;二是基础资料匮乏;三是业主和外国咨询公司对中国标准不熟悉,不信任,再加上语言障碍,沟通协调异常困难。

这种情况下,四院人沟通时注意策略和方法,尽量沿袭对方思维习惯,同时不等不靠,以国内成熟设计做参照,边深化设计边沟通,积极主动解决标准不确定、基础资料缺乏等制约问题,为设计争取有效时间——这些措施也赢得了当地人的敬重,建立了互信机制。

铁四院航测负责人郭良浩,为了早日将尼日利亚现代化铁路四院范围内的测量资料收集齐全,往返于尼日利亚不同部门之间,多方协商,甚至带病工作。他的工作热情打动了尼方测绘部门,他们尽可能详尽地提供了三角点和水准点资料。

由于条件所限,尼方所能提供的数据资料大多比较陈旧,好多数据都是几十年前的,并且都是手工誊写,难免有抄写错误。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无误,设计人员一个点一个点在图上对照、落实,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和原始记录校核。有时遇到停电,大家在办公室里呆上一个下午,出来浑身都被汗透了。

由于咨询和业主没有能力提供设计所需要的外部条件,铁四院拉各斯轻轨项目各专业一度工作滞后,而且很多外部条件不稳定,不具备完成施工图的条件。但任务非常紧急繁重,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完成!

于是设计人员白天和咨询讨论方案,和国内各专业协调,晚上赶着加班画图。方案基本稳定后,赶紧给各专业提资料,根据反馈的意见边修改边完善。

交图时间一天天临近,大家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身在国外,代表的是铁四院的形象——不仅要按时完成,还要做得比别人好!

辛勤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2010年7月,中土公司承建的尼日利亚最大城市拉各斯轻轨正式开工,拉各斯州交通局长达约·莫贝里奥拉说:“30年前,我们就有修建拉各斯轻轨的计划。不幸的是,这个计划一直搁浅。很高兴中国铁建将尼日利亚人多年的梦想变成现实。”

为此,中土公司特意发来感谢信,对铁四院积极主动的设计工作给予赞扬。

铁四院外业能够顺利进行,与当地政府在住房、交通工具等方面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尼日利亚大部分人善良朴实,衣着少见光鲜,却并不放浪无羁,一见中国人总是主动打招呼。

当他们看到高达40度的炎热午间,中国人头依然头顶烈日勘测时,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中国人是非洲的雄鹰。有一次,测量人员在一个小村庄边吃干粮边休息,一个五十开外的当地妇女,头顶一筐青菜匆匆走来,非要送给中国人尝尝尼日利亚野菜的味道。大家婉言谢绝,但她执意这么做:“中国人不远万里来到非洲,帮助尼日利亚修铁路,送点野菜算不了什么。”

12月1日,就在这篇稿件写作过程中,铁四院、铁一院参与设计,由中国铁建承建的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第一标段、首都阿布贾至卡杜纳的铁路项目宣告全线铺通,这意味着非洲第一条按照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修建的现代化铁路通车在即。

阿卡铁路项目工程总监理、来自意大利的维斯诺尼表示,阿卡铁路项目的高质量推进,不仅让尼日利亚政府兑现了铁路发展的承诺,也展示中国公司的铁路建设实力。

这次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首段全线接轨铺通,与11月20日正式签约的中国最大单体海外工程项目——近120亿美元的尼日利亚沿海铁路一样,都是尼日利亚“三纵四横”国家铁路干线网和西非共同体“互联互通”铁路网的重要骨干网络。

在中国技术帮助下,有了统一标准、统一技术,连接国内主要城市的尼日利亚人的现代化铁路梦有望加速实现。

19年日积跬步,四院人志在千里,融入尼日利亚的广度、深度进一步拓展;19年长期积累,四院人行胜于言,走向这片广袤黑土地的脚步更加从容、稳健。通过高质量完成一系列勘察设计项目,铁四院树立了在尼日利亚的形象和品牌,让更大的成功来得水到渠成。(刘新红)

铁四院尼日利亚现代化铁路测量现场。(铁四院提供)

踏勘东南区奥约至卡拉巴高速公路跨海湾大桥。(铁四院提供)

铁四院专家组圆满完成尼日利亚沿海铁路现场考察。(铁四院提供)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