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中国央企新闻网--权威发布中央企业,国资委,地方国企最新消息

三峡水电发挥清洁能源优势 每年减少燃煤五千万吨【4】

2014年08月12日08: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央企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江陵换流站全景
江陵换流站全景

人民网北京8月12日电(李楠桦)三峡枢纽工程于1993年开始施工准备。1994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1997年10月实现大江截流,2003年实现蓄水发电和通航,2006年大坝全线达185米高程,2012年三峡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目前,三峡工程已经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效益,三峡水电串联起全国电力网,为缓解华中、华东、广东等地的能源紧张起到积极作用,并且为充分使用清洁能源发挥带头作用。

三峡水电串联起全国电力网

据了解,三峡电站安装32台单机额定功率70万kW的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电站14 台,右岸电站12台,地下电站6台;另外,电源电站还装设2台5万kW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 万kW,是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三峡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882 亿千瓦时,是我国西电东送和南北互供的骨干电源点,为华中、华东和南方等十省市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

2013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53474亿千瓦时,发电量规模为世界第一。其中三峡电站发电量为828.27亿千瓦时,约占同期全国水电发电量(8900亿千瓦时)的9.3%,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55%。

2003年,首个三峡电直流输变电工程龙泉换流站投入运行,由西向东横向拉开“西电东送”大幕;2004年,三广直流输变电工程江陵换流站向南供电,纵向打通往广东省的输电通道,实现了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之间异步联网;2007年,宜都换流站向上海市送电,加快了“西电东送”的进程。

2011年,三峡电力外送收官工程团林换流站的投入运行,为确保三峡电力外送,充分利用长江清洁水能画上了圆满句号。对此,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振波表示,三峡电力外送工程的建成标志着全国电力联网框架已经形成。

马振波说:“三峡输变电工程以三峡为基点,将华中、华东和南方三大区域电网连接起来,促进了西电东送、南北互济。”

国网能源研究院主任经济师陈立斌说:“联网效益严格来讲是三峡发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它连接了华东、华中、川渝,实际上还不完全是这样,可以这么讲,真的是把半个中国的电网联起来了。”

三峡水电充分发挥清洁能源优势

雾霾天气和水污染严重影响到市民的生活,在环境日益恶劣的今天,使用清洁能源成为焦点。与火电相比,水电作为清洁能源,在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绿色动力的同时,还有着巨大的节能减排效益。而三峡水电则能充分发挥清洁能源的优势。

根据资料显示,三峡电站在2003-2013年十年间节能减排效益十分突出,十年水电的累计发电量相当于替代燃烧标煤2.2亿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8亿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702万吨。

三峡水电为享有“中国金融与贸易中心”美誉的上海缓解了不少压力,无论是用电量还是节能减排方面。

2013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电能替代战略,推进城市电网能源消纳结构转变。在构建城市清洁能源发展平台方面,上海作为全国“绿电第一城”,走在了全国各城的最前列,三峡至上海输电工程的投运将西南地区的清洁水电送到了上海,有效减少了上海本地燃煤发电所带来的污染,解决上海能源消费平衡的问题。

据了解,截至2014年上半年,三峡电厂已累计向上海输送电量1046.5亿千瓦时,这与上海市一年的全社会用电量相当。折合节约标煤3159.9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68.2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4.44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9.7万吨,为上海地区的环境保护和雾霾治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一页
(责编:李楠桦、王静)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