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中国央企新闻网--权威发布中央企业,国资委,地方国企最新消息>>频道滚动

全国小金库巨额资金或超千亿 多用于单位发放津贴【2】

2014年08月11日16:49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全国小金库巨额资金或超千亿 多用于单位发放津贴

专项治理

治理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重点是纳入预算管理或有财政拨款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治理内容2013年以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财经纪律以及设立“小金库”的有关问题,数额较大和情节严重的,可追溯到以前年度。

治理重点预算收入管理情况,预算支出管理特别是“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管理情况,政府采购管理情况,资产管理情况,财务会计管理情况,财政票据管理情况,设立“小金库”情况。

时间安排专项治理工作采取自查自纠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将于10月份基本结束。

资金规模

“小金库”资金总额或超1000亿

根据中纪委有关文件的界定,“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

在全国范围内,形形色色的“小金库”资金规模到底有多大?官方对此并无完整而准确的统计数据,比较可靠的参考依据,是审计署披露的部分年份全国审计机关查出的“小金库”问题数据。

据审计署有关负责人透露,1998年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审计机关共查出“小金库”资金(含挤占挪用)1406亿元,平均每年超过165亿元,其中2005年审计机关发现“小金库”资金高达312亿元,2006年上半年高达130亿元。据该负责人推算,以审计机关每年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覆盖面约为20%计算,1998年至2006年上半年期间,全国所有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每年发生的“小金库”资金平均超过800亿元。

国务院参事、北京市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财政角度看,只要是脱离正常财政收支体系,且不受上级部门监管的账外资金,其实都应该算是“小金库”。财政部公布的“2013年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去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3.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刘桓认为,随着财政收支的逐年增长,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小金库”也在水涨船高,而且正日趋成为一种常态。

“‘小金库’其实并不小。”据刘桓分析,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在内,如以宽泛口径计算,我国每年发生的“小金库”资金总额或在1000亿元以上。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李楠桦、王静)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