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过去两个月中被通报“通奸”的落马官员,无一例外被开除了党籍,而这,在《处分条例》中同样有据可依。
“中纪委并没有发明这个词,但是频繁用这个词,明显表示出中央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比以前更为严厉。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是不能容忍的行为。” 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表示。
在给北京市反馈的巡视意见中,中央巡视组用了“小官巨腐”一词,直指一些乡村干部的腐败。这个词甫一出现,就引起了舆论关注。在谢春涛看来,热词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这说明该问题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地区比较突出的现象。
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指出,而不用大而化之的说法,也是中纪委半年来用词、用语的典型特征。例如,在给科技部的反馈中,直言“科技资源缺乏统筹协调”;在给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反馈中,指出干部中“有的利用宗教习俗敛财”;在给复旦大学的反馈中,认为校办企业管理中“一手办学、一手经商”现象突出。
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看来,这些新词、新说法的出现,凸显了这半年来“有腐必反”的特征。这些说法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都是之前很少为公众所注意到的,正是因为反腐力度加大,反腐覆盖面广,才让这些新问题浮出水面。
3.多方合力,宜将剩勇追“穷寇”
“反腐从来就不只是中纪委的事情,我们始终使用的是惩防并重体系,既要终端的惩治,也要注重关口的预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伟东认为,反腐应该是“组合拳”,是一种多部门综合的机制。
事实上,反腐的确已经形成了合力,除了来自官方的调查和来自民间活跃的举报之外,仅在中央层面,就有多个部委、机关参与其中。
以中组部为例,在对违纪官员的处理和干部管理上,起到了有效的遏制贪官作用。近日落马的张田欣,就是由中组部宣布其涉嫌违纪被免职的消息。
而在今年上半年,中组部下发的《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重新定义了“裸官”的概念,并首次明确了5类重点岗位“裸官”需要清理。据悉,这一办法与近期十多个省份启动对基层裸官数量的摸底息息相关。值得注意的是,7月14日,中央巡视组向福建省反馈巡视情况时,明确提到厅处级领导干部“裸官”较多的问题,中组部无疑与中央巡视组进行了很好的配合。
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也让一些违法违纪行为无处可逃。在6月25日公布的审计工作报告中透露,2013年审计人员发现并移送涉嫌重大违法违纪案件314起,这一数字远超往年;而在审计报告中,涉及“三公”经费的内容有1600多字,为历年来最为详尽的一次。
“中央反腐正在进入一个快车道,这是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必然会进入的加速过程。”杨伟东认为,当下的高压反腐符合十八大以来的安排。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