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8月用电量创疫情以来最高增速 生产活跃度进一步提高 记者15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8月江苏生产活跃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用电量达到703.0亿千瓦时,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3.1%,达到疫情以来最高增速,并创32月以来新高。其中,江苏制造业8月用电量达到41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是拉动用电量增长的主力军。
我国海上首座大型稠油热采开发平台投产 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记者杜燕飞)记者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获悉,我国海上首座大型稠油热采开发平台——旅大21-2平台14日在渤海顺利投产,此举填补了我国海上油田稠油规模化热采的技术空白,标志着中国油气行业在开发开采海上稠油和特稠油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记者了解到,渤海油田在数十亿吨的石油地质探明储量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稠油,但每年超3000万吨的油气年产量中,热采稠油产量占比不足1%,将稠油储量变产量是实现我国海洋石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和资源保障。
常州市第一条高速公路隧道全线贯通
人民网北京9月8日电 (记者 王醒)9月8日,由中铁二局承建的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段)重点控制性工程——邀贤山隧道暗洞顺利贯通,同时也标志着整座邀贤山隧道开挖实现全部贯通。 邀贤山隧道为双洞双线隧道,左线长1465m,最大埋深39m;右线长1470m,最大埋深48m;包括U型槽、暗挖段、明挖暗埋段等多种结构形式。
南方电网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一张网 焕新颜
2019年8月27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与广西农村投资集团共同揭牌成立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电力集团”),开创广西“央地融合”新模式,加快广西“一张网”建设。 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对新电力集团的成立和发展十分重视,要求“加快做强做优,让被重组企业在我们手中变个样子”。
高分十一号02星发射成功 本报北京9月7日电 (余建斌、朱霄雄)9月7日13时5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高分十一号02星是一颗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信息保障。
沙漠里铺铁轨
9月7日,新疆和田至若羌铁路工程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区段进行铺轨,这标志着组成新疆第三条东西向交通大动脉的铁路工程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和若铁路线路全长约825公里,为客货共用铁路,设计时速120公里,建成后将结束且末等5个县不通火车的历史。
中国自主研制轴流压缩机组试车成功 本报西安9月6日电 (记者龚仕建)近日,记者从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陕鼓”)获悉:由陕鼓自主研制的工业用AV140轴流压缩机在该公司西安临潼生产基地厂内试车成功。该机多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远海运首单进博会展品起运 本报北京9月6日电 (记者李婕)记者从中远海运获悉,当地时间9月4日,由中远海运承运的首单第三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展品在波兰格但斯克港装上中海北冰洋轮成功出运。该展品是来自展商DRESSTA的履带式推土机,重量为35.56吨,高度为3.15米。
京沈高铁北京至承德段铺轨
9月5日,京沈高铁北京至承德段开始铺轨施工。此前,京沈高铁承德至沈阳段于2018年12月29日开通运营,线路全部建成开通运营后北京至沈阳运行时间将缩短至2.5小时,对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北斗,为用户提供丰富广泛的应用服务
在河南省邓州市小杨营镇安众村,加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在无人驾驶状态下播种。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摄 陕西省汉中市,无人机驾驶员操控无人机,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Ⅰ级防洪点危岩山体进行视频和图片数据采集。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开始装料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记者 杜燕飞)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今日15时30分,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炉燃料装载正式开始,随着第1组燃料组件顺利入堆,标志着该机组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向建成投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悉,华龙一号作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创新采用177堆芯设计,降低了堆芯功率密度,提高了设计安全水平。
宁高宁:鼓励企业家创新 做好国内国际双循环 人民网北京9月2日电 (记者 王醒)9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4位企业家代表围绕“弘扬企业家精神”与中外记者进行了见面交流。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宁高宁在会上表示,企业家要有前瞻性、创造性和冒险精神,要培养鼓励创新,做好国内国际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