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義(北京)
12月28日,北京地鐵告別“2元時代”。在每個地鐵站,都能看到很多圍著價格表計算票價的人。相比之下,同一天開始的北京公交新計價方式則少有人關注——10公裡(含)內2元,10公裡以上每加1元可乘5公裡﹔普通卡和學生卡分別有5折和2.5折優惠。
昨天傍晚,我從公益西橋地鐵站出來,准備乘坐556路公交回家。之前聽說北京公交要和地鐵漲價,並且在站牌上會有價格變動的標示。但是,我到公交站之后,發現站牌上寫的還是“單一票價1元”,而且沒人提醒以后下車都要刷卡。
一上車,身后有個姑娘的公交卡就發出了“嘀嘀”連續兩聲響。司機師傅立刻提醒她:“你之前下車忘刷卡了吧,應該是扣了你全程的票錢了。”“啊?”姑娘嚇了一跳,然后仔細一想——自己剛才坐99路的時候,確實下車沒刷卡。
在28日之前,北京公交票價規定如下:1∼599路公交車按照單一票價統一為1元,600路以上的公交車則實行分段計價。但是,此次價格調整之后,所有公交都將實行分段計價,這讓不少乘客感到很不習慣。
在556路開到地鐵新宮站時,上車門一開,刷卡器連續出現十幾次“嘀嘀”聲。司機眼看一個一個提醒不過來了,索性扯著脖子大吼一聲“所有乘客記得下車要刷卡啊,不然會扣不打折的全程票價。刷卡器響兩聲的,都被扣全程了啊!”
據司機師傅介紹,在公交改變計價規則之后,如果乘客下車忘刷卡,那麼扣款最多可能達到20塊。但是,在556路的車內,我依然沒看到提示各站價格變動的說明。
我后來刷了一下微博,看到不少被多扣款的乘客都在吐槽。有網友說:“這兩天公交公司能創收了吧?這是要收個年終獎麼?”“以前每次充值都是一次充20元,以后我得一次充200元了,不然根本不夠扣。”
對於北京公交新規引發的計價混亂,就連一些外地的網友對此也表示不理解。當我在朋友圈吐槽后,一位上海朋友回復我說:“為何北京公交下車時也要刷卡?在上海,很多公交都是普通車1元、空調車2元的單一票價,非常好記。”
記得當時公交地鐵漲價還處於論証階段時,就有專家稱漲價是“通過價格杠杆促使短距離出行的人選擇地面公交”。但事實是,在價格變動、刷卡方式變動以及懲罰措施都沒有明確標示的情況下,乘客稍有疏忽,坐公交反而比地鐵更貴。想問:北京公交真的是想給地鐵分流嗎?還是真如網友說的想借漲價“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