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路系統大刀闊斧地進行組織實施貨運改革的同時,隸屬於各個地方鐵路局的非運輸企業也開始改變以往“等米下鍋”的局面,積極“找米下鍋”。加強市場調研、拓展更符合市場的新業務、創新技術更新設備、調整產業結構、關閉虧損業務……鐵路非運輸企業開始真正融入市場。
今年以來,隸屬於昆明鐵路局的雲南紅河物流在開拓市場之路上連連出招,深入咖啡豆產區和客戶群債款市場調查,及時推動咖啡豆商貿業務,並積極開展與市場更貼近的橡膠物流業務,創收效果明顯。
隸屬於南寧鐵路局的柳州寧鐵物資工業總公司在近期提出“退二進三”的改革決策,徹底退出第二產業,全面進入第三產業,關閉長期虧損的11個生產企業,確立以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批發市場為依托,以商貿經營為補充的經營決策。
隸屬成都鐵路局的德陽鐵路軌枕廠過去主要生產油枕等,但隨著鐵路運行速度不斷變化,今年企業開始生產代表高速無砟軌道工程技術的雙塊式無砟軌枕。
在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看來,鐵道部一分為三后,鐵路的市場化改革方向已經非常明確,雖然現在18個鐵路局暫時以“路局”的形式存在,但改為完全企業化、商業化經營是遲早的事兒,在這種背景下,鐵路系統的非運輸企業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樣靠天吃飯,自然就有了改革的緊迫感和危機感。“這兩年經濟形勢不好,鐵路運輸收入並不樂觀,加速非運輸企業的轉型也是各個地方鐵路局在經營壓力之下的必然選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夢恕表示。
為了提高經營效益,早在鐵道部時期就提出了“多元化經營戰略”,經過多年的發展,鐵路非運輸企業包含了交通運輸、批發零售等十多個行業,規模不容小覷。鄭州鐵路局數據顯示,2011年該局非運輸企業完成營業收入238億元,高於228億元的運輸收入規模。
在全部非運輸企業收入中,交通運輸和批發零售業的營業收入總額佔總量的八成以上,而這兩個行業與鐵路運輸的關聯度較大,帶有一定的壟斷性。在趙堅看來,這種依托壟斷資源而發展起來的行業隨著鐵路系統的改革將受到較大沖擊,未來各地方鐵路局應更多依托城鎮化的發展,結合鐵路沿線土地和房地產開發來延伸產業鏈、增加運營收入。(記者 王曄君 孫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