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中國央企新聞網--權威發布中央企業,國資委,地方國企最新消息

春運期間北京至深圳高鐵最高價近4000元

戴熙婷

2014年12月16日08:25    來源:光明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春運期間北京至深圳高鐵最高價近4000元

  春節期間,土豪又多了一種任性的方式——坐高鐵動臥出行。

  中國鐵路總公司12月13日發布公告稱,從2015年1月1日起至3月15日春運結束,北京鐵路部門將開行北京西至深圳北,北京西至廣州南4對高鐵動臥列車。根據票價表推算,在春節高峰日內北京發往深圳的列車下鋪價格(二人包房)最高約為3960元。

  消息甫出,網友直呼“太貴”:“這價格也是蠻任性的,‘被高鐵’的人們怎麼坐得起?”

  各家媒體的關鍵詞也都是一個字——貴,新快報的標題更是簡潔明了:高鐵臥鋪好貴。

  高鐵 =“貴”鐵?

  2009年底京廣高鐵武廣段開通運營時,票價近500元,《理財周刊》算了個賬,2008年武漢市城鎮職工月平均可支配收入1392元,廣州則是2109元,這點錢也隻夠乘坐武廣高鐵一個來回。

  當時,高鐵就落得了“貴”鐵的美名。

  雖然有關部門此后辯稱定價不高,並給出很多理由:造價高、乘車時間短、科技含量高、服務更優良,一切都符合市場定價規律。甚至有專家底氣十足地指出,我國高鐵票價遠低於老牌高鐵國家的票價。

  但隨后,市場便做出了自己的反應。

  2010年4月13日起,僅運營兩個月的京福動車停運;2011年1月開通的滬蓉、滬渝動臥因票價畸高、上座率隻有25%,當年就改回普通列車;同樣在2011年,京滬動臥也曾因上座率並不理想,不得不將部分高級軟臥取消,以普通軟臥代替。

  吊詭的是, 2012年12月京廣高鐵開通運營時,首發車G801次在二等座車票大量空余的同時,一等座和商務座均已銷售一空;其他日期也是高級座先賣光。這更証明了,高鐵服務土豪和商務人士的定位,坐實了高鐵乃“貴”鐵的真相。

  此次新開通的動臥,頭一天晚上八點多從北京出發,第二天早上七點多到深圳,普通人大半個月的工資就沒了,如今的“貴”鐵只是越發任性了。

  難怪許多網友吐槽:高鐵動臥就不是給我們平民開設的。

  “被高鐵”的不滿

  2009年,鐵道部曾表示,正在致力建設“四縱四橫”的中國高鐵網,以擴大鐵路運力,將能夠解決每年春運火車票“一票難求”的現象。截至2013年末,我國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投產運營裡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但自高鐵開通運營起,卻一直被吐槽。

  雖然有人認為,可以將高鐵和奢侈品一樣看待,應該允許部分高端服務形式存在。但事實卻是,你買不起LV,可以不買,但買不買高鐵票,還真由不得自己。

  因為在高鐵遇冷的同時,普通列車卻在悄然減少。不少人發現,原本幾十元可以坐到家的普通列車沒了。

  據媒體報道,今年7月1日起,全國鐵路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調整后,開行旅客列車總數達到2447對,其中高鐵動車佔到一半以上。

  新京報12月10日報道,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安排,又有58趟車提升列車等級。記者梳理發現,58列提升列車等級的旅客列車中,有10列動車組升格為高鐵列車。其中,北京南至青島的D331次升級后將改為G193次,時間縮23分鐘價格卻漲了65元。

  從目前購買春運火車票的情況來看,普通列車臥鋪票最難買。面對高鐵高價票,人們實在難以洒脫起來,相比過去,人們除了購票難,還多了一份屌絲的自卑感。這樣的現狀似乎有些背離當初開通高鐵“解決一票難求”的初衷。

  關門定價何時休

  一直以來,高鐵票價的制定是個謎。對定價依據,鐵路部門從來隻有一句話:依據《價格法》的規定,經綜合測算分析,制定了試行運價。

  被“綜合測算分析”弄得一頭霧水的人們,今日被南方都市報點醒,鐵動臥票價“飛”上天違背價格法。

  根據廣州日報的解釋,我國已經確立了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改革原則,絕大部分的產品定價都應該交給市場,通過充分的市場競爭來得出價格,但這並不排除部分重要的公用性事業、公益性服務和網絡型自然壟斷行業的產品仍應由政府定價。

  高鐵是由國家作為主體投資的,其目的本就是為了緩解當前中國鐵路運營能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因此,價格理應由政府制定。

  根據《價格法》規定,制定政府定價,應當開展價格、成本調查,聽取消費者、經營者和有關方面的意見;應當建立聽証會制度。

  而此前有律師申請公開關於火車票價格調整的事實、法律依據和征求消費者意見聽証論証情況信息。發改委答復:目前,難以履行政府定價程序。也就是說,票價是關門定出來的。

  高票價來剝奪低收入人群的出行權,人們隻能一聲嘆息。

  《理財周刊》無奈地道出根由,都是跛腳體制惹的禍。一邊是帶有強烈寡頭壟斷意味的經營管理體制,一邊又是借著這股壟斷的力量,打著市場化的名頭,頂著公眾如潮的質疑,卻依然堅持“把高票價路線進行到底”。

  新京報新媒體記者 戴熙婷

(責編:李楠樺、王靜)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