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中國央企新聞網--權威發布中央企業,國資委,地方國企最新消息

中國鐵建設計施工總承包長沙建設我國首條中低速磁浮鐵路

2014年05月21日12:43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中國鐵建股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孟鳳朝(前排右一)、副總裁庄尚標(前排左一)和中國鐵建鐵四院董事長、院長蔣再秋(前排正中)在長沙市磁浮工程開工儀式現場交談。

我國首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浮鐵路5月16日在長沙開工建設。線路2016年上半年建成通車后,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這種先進軌道交通運營技術的國家。

長沙磁浮鐵路由湖南磁浮交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國鐵建承擔設計施工總承包。線路連接了長沙火車南站和長沙黃花機場,全長18.5公裡,投資估算總額約40余億元。設計列車最高時速120公裡,為普通城區軌道交通的1.5倍。工程建成后,市民從高鐵南站下車,搭乘磁浮列車,隻需約10分鐘即可到達黃花機場。

“與從德國引進的上海高速磁浮列車不同,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浮列車還是一種高性價比的交通系統。”中國鐵建鐵四院分管該項目設計的副總工程師郭志勇介紹說,“地鐵等城市軌道交通每公裡的造價一般在5億元至8億元之間,而這種磁浮每公裡造價僅1.5億元至2.5億元,前期建設投入及后期運營維護成本都大為降低。

湖南磁浮交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旭鋒表示,這種軌道交通方式特別適用於城市客流中等的快速延伸線,諸如市區與機場、郊區、產業區、旅游景區的聯系等,被成為“未來城市軌道交通的重要選擇之一。

中國鐵建鐵四院項目設計總體負責人王大為介紹說, “磁浮列車是一種靠磁懸浮力,也就是磁的吸力和排斥力來推動的列車。其軌道的磁力使之懸浮在空中,行走時也不需接觸地面。相對於傳統的城市軌道交通和高速磁浮,中低速磁浮列車還具有安全、噪聲小、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強等特點。列車車體和鋼軌“粘”在一起,車體相當於是“抱”在軌道上運行,從而成為目前唯一可以做到運行中不會發生脫軌顛覆事故的軌道交通方式。”

作為長沙磁浮鐵路設計圖的主體單位,中國鐵建鐵四院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便在磁浮交通技術研究領域悄然犁地。他們組織考察了德國、日本等國的磁懸浮試驗線,邀請外國磁懸浮科研機構來武漢交流,先后完成了《磁懸浮鐵路站前設計參數前期研究報告》、《中低速磁懸浮技術系統研究報告》、《長沙南至黃花機場磁懸浮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等科研設計成果。此外,鐵四院還參與了湖南省大部分高鐵、國鐵、城際及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設計,在塑造湖南“三湘四水”交通個性的同時,加深了對湖南全省人文地理環境熟悉了解,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長沙磁浮鐵路是國內第一次採用EPC模式建設的磁浮線路,中國鐵建作為這個項目的設計施工總承包企業,我們將把它作為一項重大的戰略工程。” 中國鐵建董事長、黨委書記孟鳳朝表示, “通過參與設計施工,培養人才、儲備技術、創造業績,快速形成磁浮業務的系統設計能力和規模發展效應,佔領磁浮交通領域技術制高點,並將在國際市場參與競爭。”

據了解,中國鐵建在參加上海浦東磁懸浮列車示范運營線的建設時,就承擔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高速磁懸浮交通技術重大專項子課題——新型軌道梁研制”的研究任務,“磁懸浮軌道梁精密調位施工方法”還獲得了國家級工法,已經擁有磁懸浮導軌梁模板等6項磁浮國家知識產權專利技術。(陳涇宏、劉新紅)

中國鐵建鐵四院副院長謝海林(右三)與設計人員在研究方案。

中國鐵建鐵四院長沙磁浮項目設計人員在進行方案研究與討論。

長沙磁浮工程施工現場。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