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國電信推出金融理財產品“添益寶”之后,20日,中國聯通也開始試水“寶寶”,進軍互聯網金融。
據介紹,聯通首發的“寶寶”產品是深圳聯通和安信基金聯合打造的一款名為“話費寶”的產品,和此前中國電信推出的“添益寶”主要通過電信旗下移動支付產品“翼支付”與民生銀行旗下的“如意寶"進行間接合作的做法有所不同,深圳聯通和安信基金合作的“話費寶”則直接在用戶的預存話費上做文章,是目前國內首個專門為運營商主營業務定制的貨幣基金“寶寶”類產品,也算是填補了市場的空白。
金融行業的互聯網創新自支付寶的“余額寶”產品推出后一直都是市場焦點所在,雖然期間政策風險以及是否設計過度營銷的爭議猶存,但這種做法仍然讓眾多互聯網廠商看到了巨大商機所在,於是“寶寶”們層出不窮。而對於坐擁海量用戶資源的電信運營商來說,這同樣也是一個增值業務轉型的機會。
於是,今年3月,中國電信首先推出了一款余額增值理財服務“添益寶”。和主流“寶寶”類似,這同樣是一款基於貨幣基金的理財產品,但這款產品中,中國電信並未直接和基金公司合作,而且借由旗下“翼支付”公司和與民生銀行合作,直銷民生銀行發起購買名為“如意寶”的匯添富貨幣基金。
對於消費者而言,其首先需要開通“翼支付”才能購買“添益寶”,用於理財的額度取決於翼支付的余額,相對比較靈活,同時,電信也會有些額外的流量贈送。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11萬用戶開通了“添益寶”。
相對於電信“添益寶”只是“翼支付”的眾多應用之一的做法,昨日深圳聯通首發的“話費寶”則有所不同。“這是一款直接的話費理財產品,無需用戶另外投入其他的資金。”安信基金的一位負責人這樣告訴本報記者。據其介紹,“話費寶”理財方式是直接將聯通合約機購機用戶的所涉及的全部費用投資於安信現金管理貨幣基金,安信基金將對應的基金份額予以凍結,並由這部分被凍結的基金份額幫助客戶自動支付每月的套餐費用。“通過話費寶,客戶盤活了原先用於消費的資金,使其衍生出投資收益,從而實現資金價值的最大化,並免除了自助繳費的麻煩。”上述負責人稱。(記者/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