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 由中國鐵建總承包建設的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爾高速鐵路二期主體工程1月17日宣告完工,中國企業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條高速鐵路進入通車倒計時。同時,這也標志著中國高鐵建設的領軍企業從此獲得博弈歐洲高鐵建設市場的“准入証”。
中國鐵建中土集團總經理袁立告訴記者,安卡拉至伊斯坦布爾高速鐵路二期工程項目全長158公裡,設計時速250公裡,合同金額12.7億美元,其中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貸款7.2億美元。由中國鐵建牽頭組建的合包集團(簡稱CCCI)中標承建,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全部採用歐洲技術標准。袁立說,安伊高鐵項目也是中國企業在歐洲拿下的第一單高鐵生意,它也是中國與土耳其建交40年來最大的工程合作項目。
“全線橋梁與隧道的長度佔到了線路總長的42%,其中,最長的隧道長6.1公裡,最長的橋梁為1.96公裡,在盛產花崗岩的土耳其,工程技術難度可想而知”。中國鐵建土耳其分公司總經理鄭建兵介紹說,安伊高鐵二期工程於2005年成功中標,2008年9月開工,去年9月全線鋪軌接通,11月開始進入靜態測試,冷滑、熱滑等全編組機車帶電測試階段,目前的測試時速已超過170公裡,線路的施工技術質量受到土耳其政府及有關各方的充分肯定。
“安伊高鐵是中國和土耳其經貿合作當中一個重要的項目,這個項目意義非常大,實際上等同於在歐洲這樣一個國家打開了市場,創立了品牌。”中國駐土耳其特命全權大使宮小生告訴記者,“這條鐵路的修建實際上是未來歐亞大陸橋的一個重要路段,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鐵建在土耳其創下這樣的業績是非常非常不容易,也非常非常不簡單,了不起的。”
中國鐵建總裁張宗言不無感慨的說:“在高速鐵路的發源地歐洲,我們與國際同行首次同台競技,經過‘8年抗戰’,終於拿到了進入歐洲高鐵建設市場的通行証。這充分証明我們不僅能夠建設好中國國內的高鐵,我們也完全有能力按照歐洲技術標准,參與國際高鐵市場的競爭。”
“通過實施本土化策略,融入當地社會、扎根當地市場,到‘十二五’末,我們的海外營業收入將會達到30%”,中國鐵建董事長孟鳳朝更是信心百倍的告訴記者。
據了解,安卡拉至伊斯坦布爾高速鐵路二期工程,預計今年上半年就將全線正式通車運營。屆時,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和伊斯坦布爾兩大城市之間每天的鐵路客流量,將會從目前的4000人增加到25000人以上。(陸椏楠 高斌 尤家民 劉渝)
新聞背景: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國高鐵已具備性價比、技術、安全性等三大優勢,同時在建設發展最快、運營裡程最長、運營時速最高、在建規模最大、擁有系統技術最全的高鐵網絡過程中,積累下了豐富的建設經驗,中國已經具備了高鐵“走出去”的硬實力。
2013年,李克強總理出訪頻頻“推銷”高鐵,目前,中泰達成了“大米換高鐵”合作意向,中國企業參與到英國高鐵建設,中塞匈合作建設匈塞鐵路,中羅也決定在高鐵領域開展合作……“高鐵外交”成為中國外交的新名片。
據中國鐵路部門相關負責人透露,除了上述項目,目前,美國、俄羅斯、巴西、沙特、土耳其、波蘭、委內瑞拉、印度、緬甸、柬埔寨、老撾、泰國等幾十個國家都希望我國參與他們國家鐵路項目的合作,有些項目已經開始實施,中國高鐵國際化之路越來越寬廣。
正如中國駐土耳其特命全權大使宮小生所說,“我從事外交工作30多年,從沒有想過中國高鐵能走出國門,修建安伊高鐵,是中國高鐵第一次真正走出國門,並且走到了技術標准高的准歐洲國家,這不僅提升了企業的影響力,也提升了國家的影響力。隨著國有經濟的發展,新興經濟體國家對改變落后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迫切,這對中國企業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抓住這樣的機遇,我們就是登上了一個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