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0多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很大进展和成效。最重要的是,改革的方向明确了,相关理论问题大都取得共识,顶层设计也基本完成。但是,目前国企改革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目标,实践中仍有种种困惑。特别是在相关矛盾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如何将原则性改革方案落到实处?其实,国企改革无论如何千头万绪,理论表达无论如何深奥复杂,在实施改革的具体操作上,基本可以归结为一个“管”字,即“谁管”“管谁”“如何管”。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有企业的人、财、物和产、供、销都得服从国家计划、由上级主管部门管控,企业实际上是政府的附属物,基本没有自主权。因此,国企改革从政府给企业“松绑”开始,不断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直到明确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原则,彻底改变企业的政府附属物地位。改革历程中多次调整管人、管事、管资产的方式,探索更有效的“谁管”规则:企业的投资、人事、经营、管理等各类决策分别归谁管,包括改制为国有控股公司(股票上市)后这些事项谁有权管。“谁管”问题的实质就是:决策主体是谁,决策权力多大。
按此逻辑,紧随“谁管”之后的问题是“管谁”,即党的组织部门及政府监管部门等“管谁”,或者说企业各项事务的决策人归谁来管。实际上,各类企业体制的实质区别最终就体现为“管谁”的制度安排。即使实行约束决策人独断权的集体决策程序,也没有改变这一实质。这包含一系列问题。按照党管干部原则,在国有企业体制中首要的问题是党的组织部门管谁,其次是政府主管或监管机构(国资委)管谁,然后是母公司管谁,以及不由党的组织部门和政府主管或监管机构(国资委)管理的其他层级管理人员怎么管。当前,国有企业的最大问题或改革难题实际上就是“管谁”的制度尚未完善,而且被管之人(特别是企业高管)是国家干部、国家雇员、职业经理人还是企业雇员的身份性质不甚明确,导致规则逻辑模糊。而问题的要害恰恰在于:“管谁”的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行为的基本特征和业绩取向。【详细】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