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建黎巴嫩国家高等音乐学院开工建设 本报开罗12月24日电 (记者黄培昭)贝鲁特消息:中国政府援建的黎巴嫩国家高等音乐学院项目日前在黎首都贝鲁特附近地中海之滨正式开工。这是中国援建黎巴嫩的第一个成套项目。
成渝高铁实现1小时直达 本报成都12月24日电 (记者王永战)24日上午,随着一声汽笛鸣响,成渝高铁复兴号动车组从成都东站发车驶向重庆。与以往不同,经过技术改造,成渝高铁达标提速提质,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营1小时直达。
疆电外送电量首破千亿千瓦时 本报乌鲁木齐12月24日电 (记者李亚楠)23日18时,新疆实现疆电外送电量1000.12亿千瓦时,首次突破1000亿千瓦时大关,同比增长40%,为新疆创造收益超400亿元。 据了解,新疆与内地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订了援疆外送协议,依托“援疆电量库”机制,积极开展跨区现货交易,促进新能源消纳,使新疆丰富的电能输送至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外送范围和消纳电量扩大。
保定携手华电共建“中国电谷” 本报电 (姚琳)12月18日至19日,“30·60”新时代能源电力创新发展大会在河北保定召开,260余名中国电力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精英人士汇集于此,为推动新时代能源发展、共建新时代“中国电谷”深入交流,共商合作。 保定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中国首批两个低碳试点城市之一。
时速350公里货运动车组下线
12月23日,时速350公里高速货运动车组在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正式下线,未来将在全球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高铁货物快运。据了解,该动车组载重不少于110吨,载货容积不少于800立方米,这样的容积相当于30架波音737货机,可满足600—1500公里距离中长途快速货运需求,1500公里的距离5小时内即可到达。
“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保持80%以上 本报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丁怡婷)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十三五”时期,我国积极推进能源供给革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始终保持在80%以上。 我国原油产量连续两年企稳回升,今年预计达1.94亿吨,天然气连续4年增产超过100亿立方米,今年预计产量超过1860亿立方米。
第三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发布活动举办 本报北京12月23日电 (宋晨)23日下午,由国资委宣传局、人民网联合主办,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央企新闻网承办的“全面小康 央企担当”第三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发布活动在北京举办。 发布会现场公布了获奖作品名单、优秀组织单位等,展示了由部分央企精心组织编排的情景剧《雅砻江不会忘记》《杨宗立:一人一江一辈子》《扶贫故事——李杏花上学》等10个作品,从“大国工匠 央企脊梁”“科技创新 央企使命”“脱贫攻坚 央企力量”“战疫有为 央企担当”4个方面生动展现了中央企业的不懈努力和突出贡献。
“中国企业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卡塔尔中央银行12月18日起发行的第五套纸币中,面额10卡塔尔里亚尔纸币背面,2022年世界杯主体育场——卢赛尔体育场图案十分醒目。“自己参与建设的项目被印上了卡塔尔的货币,这让我感到十分骄傲。
穿越大漠高山 见证幸福满满(经济聚焦) 横跨塔里木河、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经过阿尔金山,海拔差超过2500米……近日,格库铁路(青海格尔木市—新疆库尔勒市)实现全线贯通运营,为新疆增添了一条进出南疆的铁路通道。 火车开通之际,沿着延伸向天际线的铁轨,记者感受到了群众的欣喜,也了解到背后许许多多人付出的巨大努力。
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说到做到!
上图:11月26日9时,载有82个标箱出口货物的X8020/19次列车从浙江省金华市鸣笛启程,驶向法国杜尔日。 章勇涛摄(人民视觉) 下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宛如镶嵌在祖国东南门户的5颗明珠。
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 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把握发展大势,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着眼确保“十四五”开好局,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冬奥会12项配套电网工程全面投运 所有场馆100%绿电供应
张北柔性直流工程延庆换流站。 记者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了解到,北京地区规划建设的12项北京2022年冬奥会配套电网工程已于近日全面投运,将全面满足运动员训练、测试比赛、正式比赛、服务保障等供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