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協同復工達產是做好“六保”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保持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的重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產業鏈環環相扣,一個環節阻滯,上下游企業都無法運轉。區域之間要加強上下游產銷對接,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
該如何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在12日國務院國資委干部教育培訓中心、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企業家高端對話網絡公益活動上,圍繞“暢通產業鏈 共促新發展”的會議主題,人民網特別呈現系列專訪對話。
以下是對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周育先的對話: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周育先
問: 如何發揮龍頭企業作用,以大帶小,帶動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復工達產?
周育先:疫情發生后,中國建材集團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國資委的統一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在一季度國資委經濟運行分析會上提出“三穩四保一加強”,中國建材堅決執行落實國資委的要求,真正起到建材行業龍頭企業的作用,能夠全力以赴恢復生產,全力以赴拉動疏暢上下游的產業鏈。我們具體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基礎建材板塊全力以赴復工達產。到目前為止先后為全國58個重點交通基礎設施以及重點的國家級工程保障基礎建材的供應,包括亞運會的主工程、京滬高速、成蘭高鐵,以及核電、水電的重點項目。同時用水泥協同處置的功能,在全國11個省24條水泥協同處置生產線,處置危險品垃圾、生活垃圾、固廢,全年能夠處置242萬噸,在疫情期間也專門協同處置了醫療垃圾60余噸。通過材料的提供,真正能夠保障基礎建材方面供應鏈穩定、產業鏈暢通。
第二,新材料企業逆勢上揚。春節前后一部分材料是24小時連續作業,沒有停產,尤其在春節后,一手防疫情,一手積極保障連續生產。正因為確保生產,從一季度情況來看,玻璃纖維銷量提高10%,碳纖維和鋰電池隔膜銷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較好地完成了任務。
由於抗疫一線的需要,中國建材集團還提供了不少新材料產品。“比如,5.0中性硼硅藥用玻璃,實際上疫苗研制和抗疫一線醫院需要試管玻璃,我們提供了20萬個,保障了疫苗研發機構和抗疫一線的需要。每次進大廈或辦公樓都有紅外測溫儀,測溫的鏡頭以及測溫疫裡面的硫系玻璃材料,我們累積提供了12000多個,切實保証抗疫一線的需求。” 周育先說道。
第三,工程技術服務領域穩健推進。水泥、玻璃工程技術服務領域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80%,工程在疫情期間能否順利開展,直接影響到國家水泥廠和玻璃廠的建設。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建材集團上下全力以赴,確保工程進度,先后完成不少重點工程的建設。例如,在抗疫期間,提前完成西藏日產4500噸水泥生產線,按時完成廣東塔牌日產萬噸水泥生產線等。工程方面不僅國內的整體運營情況不錯,國外的情況也很順利。
第四,緩解中小企業現金流短缺困難。在抗疫期間,一季度為中小微企業以及個體商戶租進行了減租免租,一季度減免1877萬元,二季度預計925萬元,全年預計減免和緩交在3200萬元以上。
我們通過實際行動,用我們自己的產業,用龍頭企業自身產業鏈、供應鏈的通暢,帶動整個行業產業鏈、供應鏈的通暢。
問: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供應鏈產業鏈的重構正在加速。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如何應對挑戰、搶抓機遇,推動供應鏈產業鏈轉型升級?
周育先:中國建材集團擁有3.8萬名技術人員,有26家研究院所,目前為止取得12500多項專利,取得國家級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5項。創新是中國建材的核心競爭力。創新驅動發展,也是中國建材集團很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持續升級基礎建材。基礎建材包括生產水泥、玻璃。基礎建材下一步的趨勢會是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把水泥廠從礦山開採到生產一直到水泥的包裝以及裝車,整個過程的信息能夠用數據化的方式進行採集,採集以后以非線性、自適應、可預測的智能化進行控制,指揮整個工廠,使得工廠勞動生產率、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都提高得非常多。
15年前一條日產5000噸水泥生產線需要2000名員工,今天同樣一條生產線隻需要50名員工,而且50名員工沒有真正操作的員工,都是巡檢,坐在屏幕之前觀察。第一條智能化生產線在山東泰安,泰安生產線實現了智能化目標,被工信部命名為全世界第一條新型干法水泥低能耗智能化生產線,自這條生產線以后,從山東到了貴州,從貴州到了甘肅,從甘肅到了浙江,都先后實施推廣先進的智能化生產線。基礎建材很重要的目標就是持續用技術創新不斷提升智能化、數字化和綠色化水平。中國建材現在建了一批花園中的工廠,草原上的工廠,森林裡的工廠,使得水泥廠能夠與環境和諧相處。
第二,通過創新培育壯大新材料。從中國建材的數據來看,在新材料領域,不僅是科技領先,在成果轉化、產業化水平、管理水平方面也是領先的。周育先表示,玻璃纖維無論是從銷量還是從技術水平,均已經達到了全球第一。玻璃纖維制造基地不只是在中國,同時也投資到了美國、埃及、印度。
未來必須繼續對原有產品不斷創新升級。比如碳纖維是材料領域的黑色黃金,我國航空航天都需要高質量的、高性能的碳纖維。中國建材集團通過十幾年的攻關,已經獲取高性能碳纖維的技術。在疫情期間,在青海西寧投資萬噸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積極爭取復工復產。目前,聚合主體廠房已經封頂,T800碳化裝備已經到達現場,通過爭取時間,確保在年底前能夠順利投產,為我國航空復合材料貢獻力量。
第三,合作創新,共同升級。我們和其他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創新、共同升級。和中國商飛在民用航空復合材料領域進行合作,和中國石化在新材料以及核心裝備上進行合作,和長江三峽集團在長江環保以及風電葉片產業上進行合作。與此同時我們也和民營企業一起合作。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企業是華為集團企業業務全球最大的合作商,在1—4月份也為華為在網上下單4000多單,保証了整體業務的穩定發展,與去年同比增長6%。
第四,布局新基建、新業態。在新基建方面,中國建材集團突破了真正在5G手機芯片所用的覆銅板(PCB板)上的超薄低介電玻璃纖維這項技術,已經開始進行實施。還突破了在我國特高壓電網上面所用的瓷支柱絕緣子,這個項目在一季度抗疫期間應用在國家電網多個重大項目上。
中國建材集團不光是用技術、創新引領成果,更重要的是能夠把成果轉化成產業,能夠從產業進而推動整個產業鏈、供應鏈的升級。
問:在全球產業鏈國際協同的環境下,我國大多數產業的分工協作已廣泛擴展到國內外。在維護國際供應鏈穩定、保証我國產業鏈安全方面,中國建材做了哪些工作?未來如何布局?
周育先:中國建材集團是國際化程度比較高的企業。一方面,中國建材所擁有的水泥、玻璃工程技術全球領先,全球水泥、玻璃工程中國建材市場佔有率在65%以上,目前在全球有279個工程項目正在進行。另一方面,新材料很多在國內有競爭力,在全球市場佔有率也最高,所以它的產品要銷往世界各地。
不光是產品的銷售,事實上資本布局也會圍繞著客戶,所以我們在美國、德國、印度、韓國以及不少非洲國家,也有資本投資和布局。總體而言,我們穩工程、穩供應,不光是為了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實際上也是為我們集團自己的收入穩定做了支撐。中國建材集團在境外有3萬名員工,其中中國籍員工1萬名,外國籍員工2萬名,疫情對海外工廠、海外業務比較大的沖擊,40多個項目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但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樣能夠維護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的穩定?
第一要穩工程。那麼多的工程項目,要按期、按業主簽訂的商務合同完成,也是很大的挑戰。比如在疫情期間,先后完成了印尼BAYAH二期日產萬噸水泥項目,提前了75天點火﹔也按期完成了阿爾及尼亞、南非等其他國家的項目。總體而言,雖然有40多個項目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在確保員工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履行合同,降低疫情的影響。
第二要穩供應。中國建材集團在全球擁有的制造基地、海外業務、網上電商,在疫情期間想辦法,不停產,不斷供,能夠為所在國家確保基礎建材、新材料正常供應。同時還要保証產品出口和進口。周育先解釋說,一季度到目前,中國建材連續出口8批風電葉片到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南非,同比大幅度上升。除此之外,還出口了一些工程所對應的機電和控制系統200多台套,既保証了供應鏈的穩定,也保証了我們在境外工程的順利施工。在疫情發生之初,就及時制定了應對疫情方案,加大了國外貨源的採購力度,改變了運輸方式,從海運改成鐵路運輸,保証大批量物資的進口,比如木材和歐鬆板就通過鐵路進口,保証了國內市場價格穩定和產業鏈的安全。
最后,未來的競爭是創新水平的競爭,創新不僅僅是技術創新,還包括管理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以及制度創新,唯有創新才能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唯有創新才能夠使得中國建材成為世界一流材料產業投資公司。
系列稿件:
專訪|中國一汽徐留平:創新驅動 以全球布局打造安全先進的產業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