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3】

徐進

2017年07月07日09:46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以黨代會精神為引導,推動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再上新台階

四川省黨代會閉幕不久,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就深入四川發展、川投集團等國有企業調研,出席四川省國資國企經驗交流暨工作推進會並作重要講話,既充分體現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對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高度重視,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四川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必須立足新的歷史起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貫徹落實四川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四川省國資國企改革經驗交流暨工作推進會議精神,做到中央精神和四川省情“兩個結合”,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著力在國企轉型發展、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強國資監管、加強國企黨建等方面邁出更大步伐,勇當推進四川“兩個跨越”排頭兵。重點在以下五個方面抓落實、求突破。

一是以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為重要抓手,在推進國企轉型發展創新發展上實現新突破。推進國有資本布局戰略性調整,是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任務。要落實國家和四川省產業政策和重點產業布局調整總體要求,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加快促進國有資本結構調整、創新發展、轉型發展。要大力實施四川省屬國有資本“十三五”布局結構調整規劃,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作用,促進國有資本向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集中,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集中,向優勢企業集中。要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四川發展、川投、鐵投、交投、能投、川航、華西、川商投、川旅投、長虹、五糧液等重點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加快打造一批資產規模過千億乃至萬億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要搶抓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機遇和新一輪技術革命機遇,加強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不斷培育企業發展新動能。要緊緊圍繞國家實施“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國際產能合作等重大戰略,抓住我省加快天府新區、自貿試驗區建設等重大機遇,全力提升國有企業開放合作水平,不斷拓展企業發展新空間。要狠抓重大項目投資,持續開展“成本管控、效益否決”行動,強化風險管控,堅決打好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攻堅戰。要認真落實我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1+5”實施方案,堅定不移化解過剩產能,處置“僵尸企業”,對不符合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准要求和長期虧損的國有企業,堅決實施關停並轉或剝離重組。

二是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為核心任務,在建設現代企業制度上實現新突破。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核心內容,是全面推進依法治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大量實踐表明,構建起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可以較好地解決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而產生的委托代理成本問題,是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科學決策和經營發展水平的關鍵,是保障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制度基石。要大力推進規范董事會建設,落實董事會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權力,完善董事會考核評價和運行機制。要繼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全面深入推進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加快現有經理層人員市場化身份轉換,健全市場化選聘經理層的退出機制,真正建立起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市場化經營機制。要建立完善中長期激勵約束機制,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三是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重要突破口,在激發國企發展活力上實現新突破。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重大改革任務,有利於促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目前,四川省二級企業混合所有制佔比已達51%。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要求,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邁出更大步伐。要加快推進能投、川航、華西、川商投、富潤公司等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工作,完善企業管理機制,形成定位清晰、權責對等、運轉協調、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要把資產証券化作為實現混合所有制的重要途徑,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輔導一批、上市一批”的基本思路,分類分階段、滾動培育、批次推進國有企業在主板、創業板、新三板等挂牌上市。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堅持因地施策、因業施策、因企施策,成熟一個、推進一個。要堅持依法依規、保護各種所有制產權,嚴格決策程序,確保公開透明,防止利益輸送和國有資產流失。

四是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目標,在轉變國資監管職能上實現新突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改革要先加強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這一條不做好,國有企業其他改革就難以取得預期成效﹔要按照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的要求,依法依規建立和完善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重點管好國有資本布局、規范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資監管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明確提出了加強國資監管的核心目的和工作重點,為新形勢下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加強和改進國有資產監管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國資監管體制,研究制定職能轉變方案,推動國資監管從理念到方式、手段的全方位深度改革,實現以管企業為主向以管資本為主的轉變。要牢牢把握“放管結合”這條主線,既落實“管”的要求,突出管資本的重點職能,加強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又落實“放”的要求,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放開搞活企業。要堅持以提高國有資本效率、增強國有企業活力為中心,將強化出資人監管與落實管黨治黨責任相結合、將精簡監管事項與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相結合、將落實保值增值責任與搞活企業相結合,堅持責任和權力相匹配、相統一,切實擔負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使命責任。要全面提升監管實效,加強關鍵環節、重點領域監督,創新監管方式和手段,推進分類監管、依法監管和信息化監管,不斷提高監管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五是以加強國企黨建為根本保証,在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上實現新突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在國有企業沒有特殊、沒有例外,隻能加強、不能削弱。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國國企黨建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中央大政方針和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落地落實,推動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不斷得到新的加強。要全面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嚴格按照黨建工作責任制要求,推動各級黨組織書記履行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強化黨建工作考核評價,推動黨建工作從“軟指標”變成“硬約束”。要進一步落實“四同步”“四對接”,常態化制度化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確保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得到體現和加強。要從嚴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建設,把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和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結合起來,加快建設高素質的國企領導人員隊伍。要堅決有力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嚴格執行《條例》和《准則》等黨規黨紀規定,切實抓好系統化防治腐敗工作,持之以恆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深化拓展三項整改“回頭看”,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改革發展環境。

(責編:李楠樺、蔣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