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治蜀興川總體戰略,科學確立新的目標任務
當前,國資國企已經進入改革的攻堅期和深水區、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的關鍵期。要圍繞治蜀興川總體戰略,落實國有經濟“十三五”發展規劃,大力實施以“一個導向、三大布局、三大舉措、五大目標”為核心的“1335”發展戰略,即:以四川省屬國有資本引領、撬動各類資本,構建全省“大資本”格局,服務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優化國有資本的空間、產業和企業三大布局﹔強化創新驅動、改革攻堅、科學監管三大舉措﹔實現國資布局結構日臻優化、國資發展質量效益持續提升、國有骨干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國企改革取得突出成效、國資監管體制更加健全五大目標,引領帶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再上新台階,為實現“兩個跨越”、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具體目標如下:
——國資總量規模持續增長,引領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資產規模進一步增長,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領與帶動作用顯著增強。到2020年,力爭省屬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萬億元,所有者權益達到4000億元,利潤總額突破100億元﹔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的比例提高到30%。
——國資布局結構日臻優化,國資配置效率進一步提升。國有資本布局不斷優化,進一步向公共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以及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和優勢企業集中。其中,到2020年,力爭90%以上省屬國有資本集中在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基礎產業等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
——國有骨干企業做強做優,國企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培育一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擁有知名品牌的大企業大集團。力爭到2020年,省屬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達到1000億元的企業3戶,培育世界500強后備企業1—2戶。實施優秀人才培育工程,培養一批德才兼備、善於經營、充滿活力的優秀企業家。
——國企改革取得突出成效,企業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更加完善,規范的董事會、監事會建設全面完成﹔完成三項制度改革,全面實行企業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現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二三級國有企業原則上均實行股權多元化。資產証券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力爭到2020年,資產証券化率達到30%以上。企業黨的建設全面加強,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發揮。
——國資監管體制更加健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能力進一步增強。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轉變基本到位,國有企業監督檢查全面覆蓋,分工明確、協同配合、制約有力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系基本形成。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制度切實完善,經營性國有資產實現集中統一監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