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带一路看国企 僵尸企业员工及家属占当地人口1/3【2】
央企则被看做是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主战场。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今后两年央企要以提质增效为重点;要加强分类指导,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近期,各部委、地方政府亦重拳出击,积极部署化解产能,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央企中有多少家“僵尸企业”?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它们的生存现状如何?面对这一场关乎自己生死的改革攻坚战,它们如何看待?
自金融危机以来,随着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崛起,王明所在央企的市场垄断地位、定价权相继被打破。
“其实,原来因为控制了市场约70%的产能,我们央企还有话语权。但自从民企投产了以后,像山东几个发展较好的民营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我们连话语权都丧失了。”王明说,自己所在的企业所处的是一个产能过剩、竞争惨烈、优胜劣汰的行业,是央企中为数不多的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
但无可回避的是,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严重产能过剩正在挑战着整个行业的经营底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从这一年的第三季度开始,该行业产品价格迅速下滑,此后四五年间,市场环境愈发严峻。2011年,每吨铝制品的价格是16000元,2012年为15600元,2013年下降到14400元左右;如今,价格已不到13700元,据说这已不抵行业平均成本。
“公司走入这样的困境,归根结底,原因还是产能过剩,并且是全球性的产能过剩。想当年产品卖到6000多一吨的时候不是一样卖吗?而且当时矿石100多元一吨,成本非常低。”王明对记者表示。【详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