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部门推出免费退票措施 本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严冰)今天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为配合各地疫情防控要求,国铁集团推出免费退票措施。自2021年1月7日0时起,旅客在车站、铁路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等各渠道办理2021年1月6日24时前已购列车的有效车票退票时,均不收取退票手续费,购买的铁路乘意险一同办理。
广西推进改革盘活国有资本 本报南宁1月6日电 (记者祝佳祺)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获悉:2020年,广西全区650户纳入国家调度范围的国有“僵尸企业”全部实现出清,为盘活国有资本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了解,广西全区国有“僵尸企业”中,属于市县的占2/3以上。
“老中电力能源合作的典范工程” 南欧江梯级水电站二期项目首台机组所在的一级电站。 中国电建南欧江发电公司供图日前,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老挝南欧江二期项目三级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7545.5公里 本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刘志强)交通运输部近日对外发布了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不含港澳台)共有4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33条,运营里程7545.5公里,车站4660座,实际开行列车2528万列次,完成客运量175.9亿人次,进站量109.1亿人次,全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运营安全责任事故。
中企参与投资的孟加拉国电站全面投运 新华社达卡1月6日电 (记者刘春涛)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所属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机公司”)参与投资的孟加拉国首个超超临界燃煤电站日前全面进入商业运营阶段。帕亚拉2×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电站位于孟加拉国南部博杜阿卡利县,是“一带一路”沿线重点项目。
引江济淮工程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本报合肥1月6日电 (记者徐靖)记者近日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去年以来,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快速推进,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截至2020年12月28日,2020年度共完成投资161.11亿元、占年度计划100.69%。
长三角铁路部门加大电煤运输力度 本报上海1月6日电 (记者沈文敏)新年伊始,长三角铁路部门煤炭运输量大幅增长,日均装车超过3000辆,其中电煤运输保持在1800辆至2000辆,较日常运输计划增加1倍,创下近期历史新高。岁末年初,长三角地区寒潮来袭,安徽、江苏等地14家火电厂出现电煤告急、库存量不足情况。
分层分类 落实落细 2020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国石化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于2020年10月9日审议通过了《集团公司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和《集团公司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工作台账(2020—2022年)》,将重点改革工作分解细化为80条具体改革任务。
战严寒 保供电 1月3日,贵州省六盘水市雨雪凝冻气候持续。为保证电力供应充足,六盘水供电局派出多组运维人员前往重冰区对电网进行特巡特维,对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绝缘子等设施的完好情况、覆冰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低温凝冻及节日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群众用电无忧。
中企首次中标智利公路PPP项目 本报里约热内卢1月5日电 (记者朱东君) 圣地亚哥消息: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收到智利公共工程部与财政部联合签发的授标函,确认中国铁建联合体为智利5号路项目塔尔卡—奇廉段中标方。 这是中资企业在智利中标的首个公路PPP项目,也是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7.3亿元 本报哈尔滨1月5日电 (记者郝迎灿)记者从哈尔滨市发改委获悉:截至2020年底,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7.3亿元,注册企业127家。园区于2019年5月正式签署协议,由两市政府共同投资、共同组建合资公司,按照市场化方式,创新产业园区服务体制和运作模式,打造从创新创业、科创总部到智能制造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
西藏拉洛水利工程正式发电 本报日喀则1月5日电 (记者袁泉)近日,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电站正式发电,灌区顺利试通水,这标志着拉洛工程建成并开始发挥效益。 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是迄今西藏水利投资规模最大的工程,也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