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國際“環保門”風波驟起
2012年末,國內某知名財經類媒體以《大唐發電陷環保門內蒙古子公司被指污染草原》為題,對“大唐國際”旗下的三級公司“大唐國際多倫煤化工公司”的環保問題進行了報道。消息一出,旋即引發輿論關注。雖然大唐國際此后曾高調做出回應,稱有對應的証據來証明自己在環保問題上是依法依規的,但公眾依舊對其環保信息的透明度產生質疑。來自坊間的聲音認為,擁有央企及上市公司雙重背景的大唐國際多倫煤化工至少還有若干個環保謊言尚未被公眾知曉。而這些謊言要麼被揭穿,要麼永久封存下去。
“媒化工”無規律釋放“臭氣” 年過六旬的馬文富是村中較有聲望的老人,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幫老伴摘下尚未干透的床單。“要等干透了,這單子就算白洗了!”馬文富說。因為離“煤化工”太近,衣服晾在外面太久就會落滿粉塵。一些年輕的村民不得已買了洗衣機,目的就是用甩干裝置讓衣服盡快脫水。而為了省些電費,洗衣機的水洗功能基本不用。而大唐國際多倫煤化工公司無規律地釋放“臭氣”,則讓村民“想躲都躲不了”。剛過而立之年的村民李玉岩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他告訴記者,“煤化工”有時會排放出臭雞蛋一樣的氣味,不僅本村村民能夠聞到,如果順風,縣城周邊10平方公裡范圍內都能聞到。
[詳細]
5民間環保組織公開質疑 國內5家民間環保組織的公開質疑,讓大唐國際“環保門”風波驟起。而作為直接的參與方,“綠領”及董劍本人從2012年7月起便持續關注大唐國際多倫煤化工公司存在的環保問題。“當時我們主要質疑這家公司存在工業廢水無序或超標排放、廢氣未能有效回收並處理、廢渣隨意傾倒等環境污染問題。”董劍認為,這些問題如果不盡快解決,會直接影響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盡管大唐國際方面事后予以了回應,但這5家民間環保組織一致認為,在第三方環境監測機構介入審核並做出公正的監測報告之前,大唐國際的說法不足以服眾。[詳細] 內部文件曝出41個環保問題
根據上傳到大唐國際脫硫在線的數據,核查組統計了大唐國際多倫煤化工公司2012年7月-10月脫硫設備非同步運行情況和二氧化硫、氮化物、煙塵排放超標情況。核查意見認為,從脫硫裝置的運行情況看,雖有一定進步,但超標點及超標時段仍較多,不符合環評批復的“外排煙氣必須符合《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GB13223-2003)第3時段標准要求”。不僅如此,核查組還發現大唐國際多倫煤化工公司廢水未實現環評及批復的零排放﹔現有脫硫設施無法在脫硫裝置檢修時進行脫硫運行,影響脫硫效率﹔煤氣化負荷低,達不到硫回收裝置開車要求,產生刺激性氣味,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裝置在啟、停車時火炬燃燒的尾氣不充分,產生黑煙。
[詳細]
效益催化大唐“零排放”謊言
“應該說,大唐煤化工這兩年還是在積極改進自己的環保設施的,投入了3個多億用於環境保護。就廢水而言,大部分工業廢水都能夠做到循環再利用,隻有少量外排了,這就與當時環評批復中的‘零排放’相矛盾了。”環保部要求煤化工項目做到“零排放”,但大唐國際多倫煤化工公司現有環保技術達不到這一要求。為了使項目盡早獲得批復並實現產能效益,該公司隻能說自己具備了“零排放”能力。
[詳細]
央企大唐發電陷入環保門
上市公司環保事故逐年增加
統計顯示,2003年至今,上市公司環保事故數量呈逐年增加趨勢。政府層面,雖然有上市公司環保核查等針對性措施陸續出台,但約束效果並不理想。環保組織以往“調查-找企業-找政府”的模式也常常失效。這種情況下,如何對上市公司的環境污染形成真正的約束力,成為業界新的話題。
企業承擔環境責任難自覺 據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下稱“政研中心”)統計,2003年1月至2012年3月,我國上市公司發生了113起環境事故,每年發生次數呈上升態勢。2004年、2005年、2007年事故數量分別為9起、9起、12起﹔2010年事故數創當時新高,共14起﹔2011年事故數再創新高,達41起﹔2012年僅第一季度就多達6起,與2008年、2009年全年發生次數持平。環保部政研中心與中央財經大學聯合課題組通過研究以上污染事故發現,在77家上市公司發生的113起環境事故中,有18家上市公司發生多次環境事故。如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等,發生環境事故多達7次﹔高達50.6%的上市公司並未就環境事故進行公告說明﹔僅有16.9%的公告在事故發生或媒體曝光兩日之內發布,事故1個月之后才發布公告的公司高達9%。[詳細]
污染嚴重,股市飄紅? 2010年7月,紫金礦業發生重大污染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逾3000萬元。消息一經曝出,紫金礦業股票大跌。同年9月30日,當紫金礦業收到福建省環保廳下發的956萬元行政處罰決定書后,紫金礦業股票在國慶節后開盤時出現漲停,10分鐘內成交近10億元﹔紫金礦業A股價格相比污染事件前高出了33%。像紫金礦業這種一邊嚴重污染一邊股市飄紅的上市公司並非個案。環保部政研中心通過對環境事故后上市公司股票價格走勢進行分析得出:短期內,環境事故對上市公司股票價格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影響很小且相對滯后,市場用10天左右的時間便可消除影響。調查還指出,在國家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發生環境事故的負面信息長期內對其股票價格幾乎沒有不利影響,環境風險沒有成為威脅公司和行業股價增長的重要因素,可謂“環保春風難綠股市”。[詳細]
誰在管束上市公司?
知名環保人士、《中國水危機》作者馬軍長期關注中國環保政策發展與落實。他認為,在上市審核的過程中加入環境考量,對上市公司做出了評價和推動,大方向令人高度認同。“但上市企業都是預先選好的,環保核查究竟能起到多大的制約力量?”馬軍在長達8年的專業調查生涯中,看到政府對污染企業的保護具有一定普遍性。“污染事件一旦發生,如果僅依賴政府解決,一般都會陷入僵局。在環保組織的調查質疑和政府的主持下,污染有所減輕,但過一陣還會反復,最后還是不了了之。”
[詳細]
誰在管束上市公司污染
現實困境引環保人士關注資本領域
政府部門執法不力、民眾監督機制尚未形成、環保組織專業度不夠,種種現實困境,讓一些環保人士將目光投向了資本領域。對上市公司環境責任進行排名公布,從而影響投資人取向,他們希冀用不到十年時間,提升企業的環境責任表現。
環境污染事件滋生新監督方式 上市公司環境污染事件頻發,幾個層面的表現都不是很理想。首先,行政主管部門執法不力。地方環保局要麼不作為,要麼將環保檢查變成一種尋租手段。上市公司更為特殊,許多上市公司在縣裡設廠,但是地方環保局卻因“級別低”連企業的門都進不去。其次,民眾監督還沒有形成很好的機制。再次,環保組織專業度不夠。過去十年,中國環保組織得到了很大發展,但總體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專業性不夠,隻能是呼吁呼吁。和媒體關系好的話,能夠發出一些聲音,否則隻能通過微博等自媒體發聲,社會影響比較有限。最后是環保公益訴訟案子太少。這兩年對於公益訴訟的政策風向是很積極的,但效果並不明顯。我國有一些環保法庭,但很多都是“零立案”,環保公益訴訟目前還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綜合以上原因,如今的企業環境污染事件需要一種新的監督方式,所以選擇從上市公司做起。[詳細]
用市場手段會比行政手段更有效? 崔志如:我認為市場手段發展起來,會比行政手段更有效。中國人習慣通過行政力量去改變問題,但我認為一味依賴政府是一個誤區。為什麼?近十年,民眾、媒體、環保組織一遇到污染事件就找政府,但是中國的環境還在繼續惡化。現在環保部都不提減輕環境污染了,隻說要遏制環境污染的增速。事實証明,“找政府”這條路沒那麼通暢,這種情況下,想要改善環境,就需要另辟蹊徑。市場手段包括兩方面,一是影響投資者,二是影響消費者。在消費領域,后者起的作用較明顯,我相信近幾個月農夫山泉的銷售就受到了很大影響。但在非消費領域,比如礦業、發電、化工等行業,環境污染的負面消息對企業的銷售業績影響並不大。而影響投資者就不存在這樣的差別。隻要是環境責任表現差的企業,融資都會受到影響,這對企業來說是實實在在的,是他們的“七寸”。[詳細]
政府和市場應該如何分工
政府要做的就是立好法、定好標准,然后嚴格執法,承擔好“守夜人”的角色就足夠了,剩下的工作都應該留給市場和社會去做。
[詳細]
用市場手段約束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