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新国企: 聚力,打造中国核电的国家名片【2】

2017年09月05日15:27  来源:海外网
 
原标题:砥砺奋进新国企: 聚力,打造中国核电的国家名片

焊接.jpg

焊接车间,工人正在进行焊接作业。

厂区文化.jpg

项目建设现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鼓舞着每一个人。

平凡的岗位,不凡的担当,干出央企人的精气神儿

在项目建设现场,我们听到了一个“魔鬼焊接”的说法。“魔鬼焊接”就是形容在焊接工作中必须精细准确,不能有头发丝那么一丁点纰漏。

中建二局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有个核级焊工班,这个核级焊工班是中国建筑在焊接领域的创新尖兵。“魔鬼焊接”就是出自这个班。班长杨运兵是该项目焊接技术骨干,杨运兵焊接的焊口外形精美、质量牢靠,就连挑剔的外国专家都伸出大拇指表示佩服,因此他也有了“免检焊工”的美誉。

但对杨运兵来说,职业生涯里最艰苦的时光是却是在2016年。当时,中建二局《民用核安全设备安装许可证》即将到期,如果不能成功续证,中建二局将失去钢衬里施工资格。

关键时刻,杨运兵和他的班组承担起了迎接模拟件焊接考核的任务。模拟件焊接工艺要求高,焊接温度140度,同时在焊接的过程中还要控制焊接造成的变形。工艺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变形的尺寸误差允许范围不能超过3毫米。这样的要求如果在焊接空间允许的前提下,对身经百战的杨运兵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但是偏偏板材又厚,模拟件的空间又非常小,身材胖点的焊工连钻进去都成问题,更别说蜷缩在里面去焊接各个位置的焊缝了。恰逢夏天,焊接产生的热量在狭小的空间里散热更慢,况且加上较大的焊接量。“那时候焊接时隔着面罩,脸还是被烤得发烧,达到喝水都出不了汗的地步!但我们都没有放弃,为了这个证我们都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杨运兵回忆道,“最终,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焊缝的合格率达到了百分百,工件的变形为零。顺利延证的那一刻,我们都非常激动,一方面,我们用自己的能力为公司发展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顺利延证就意味着我们焊工班有了为三号四号机组进行钢衬里施工的资格,毕竟是我们国家核电站的样板工程嘛,能参与建设感觉很光荣。”杨班长的讲述质朴而真诚。

走访项目部,除了敬业和奉献之外,核电建设者们的创新精神也遍布着每个岗位。

作为核电站运行的最后一道重要屏障,预应力系统施工一直是核电站土建施工的核心技术之一,如果把核电站反应堆比作一个装满水的木桶,预应力系统则是牢牢箍在木桶上的“紧箍咒”。预应力施工属于大规模精细施工,预应力管道接口出现缝隙、管道内异物的处理向来都是令国内外施工现场头疼的问题。国外传统技术“木球通管法”,耗时、耗力、耽误工期,甚至能让整个工程进度陷入被动局面。

爱动脑筋的预应力工人邹新望坚信一定会为预应力管道“体检”找到更好的方法。工作之余,邹新望就拿着模型动起脑筋琢磨,加班加点,亲自动手切割打磨材料,经过半年多的实验,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和方法,发明出通球“神器”。这个“神器”由铁皮和胶皮绑制而成,形如羽毛球。在进行 “体检”时塞入管道,并在管道一端施加压缩空气,“羽毛球”随着空气压力完成自主检测。该方法相较原始国外技术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更将施工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6,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锐意创新,乐于奉献。中建二局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的这些80、90后建设者们,正用自己的奋斗书写着我国新时代技术工人的新形象、新气质。

不久前,“华龙一号核岛土建党员协同攻坚队”在中建二局广西防城港项目部正式成立,将核岛土建建设链上的设计、施工管理和施工单位各方串联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攻坚队共产党员的引领,带领全体参建人员全力以赴,协同作战,攻坚克难,确保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最困难的时刻,我们到;最辛苦的担子,我们挑;最艰巨的工作,我们上!”核电建设者的誓言言犹在耳,不分职位高低,不分工种区别,参与即是一种荣誉,奉献更是一种担当,已成共识,深植内心。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这是所有中国核电建设者的情怀和担当。

“对参建的每一座核电站都以最严苛的质量安全标准对待,建成‘安全、放心’核电站,这就是中建几代核电建设者不断传承的工匠精神。”中建二局核电建设分公司经理胡立新说。

快马加鞭未下鞍。“华龙一号”的建设依旧在紧张有序地推进,项目科技攻关小组依旧奋斗不舍昼夜。现场的工人们依旧在用心地拧紧每一个铆钉,认真地布置每一次绕线,一丝不苟地焊接每一条焊缝。这里的所有人,都在为这座超级工程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央企人扎根基层扎根一线的奋斗,汇聚成了我国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张阳)

(责编:李楠桦、赵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