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金融业务版图:三个指标看“央企系”上市公司“脱实向虚”现象【3】

贾国强 曹煦

2017年08月02日08:35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原标题:央企金融业务版图:三个指标看“央企系”上市公司“脱实向虚”现象

产融结合,要“助推主业”不能“脱实向虚”

曾经热衷地产,如今热衷金融,会是一样的故事吗?

“前几年,央企拿‘地王’,大搞房地产。现在央企又热衷搞金融,恐又造成企业成本增加,也恐引起全民浮躁搞金融。”刘俊海教授对此忧心忡忡。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徐逢贤曾表示,“从企业发展角度讲产业链扩展无可厚非,但现在一些央企发展副业或延伸产业链带有一定投机性,容易加大国有资产风险,由于央企在规模、资金上都有优势,贸然进入一些行业,可能会加剧泡沫化。”

鼎钧资本高级合伙人杨焕也对记者表示,“房地产繁荣使得投资房地产具有超额收益,扭曲了全社会的报酬结构,导致过量的创新要素(主要是资本和企业家才能)涌入房地产。央企大力发展金融会加重过度金融化。这种过度金融化使得在中国形成了‘土地财政—房地产—金融体系’的自循环模式。”

他认为,金融的发展过度并不是指金融发展太好,而是指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金融的高利润和高收入,破坏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和谐发展所带来的合理报酬结构,从而使得实体经济产生了明显的负效应。

他还分析说,“从表面上来看是金融资源的浪费,实际上金融的‘发展过度’会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催生强大的金融家阶层,这就是在经济系统内部产生了一个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从而会对政府的政策形成巨大的影响力,这是使金融监管具有很大难度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金融家阶层与实体经济部门的利益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实体经济的发展便会因此遭受不公平政策的影响,而这些政策很不利于国家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升级。”

王伟教授建议,要解决好央企热衷于投资金融行业,过度追逐眼前经济利益的问题,就必须对央企的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制度化定位和细分,并建立相应的业务发展考核机制促进其功能实现。对于投资类央企,应当鼓励适度发展金融业。但对于以从事实业为主的国企,则必须强调其在发展实体经济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借助于功能界定及考核机制,可以使企业的发展定位更加清晰,逐步使国有企业摆脱功利化、短视化的倾向。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崔玉娟教授建言,“金融企业作为资金支持的平台,其自身是通过资金服务功能获利;而实体企业是通过资金、资产、资源的转变而创造价值。只有实体企业的获利水平高于金融企业,才能激发实体企业提升获利空间,才会有利于企业脱虚就实。”

不过,她也认为,“利用降低成本方式作为提升利润空间是受限的,只有技术创新才会创造新的盈利点,提高企业竞争力。”

“资金空转”和“脱实向虚”的巨大风险

防止资金空转和脱实向虚,正在成为央企开展金融业务的底线。

在7月11日举行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培训班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要求,严禁开展融资性贸易及“空转”“走单”等无实质性贸易业务的商业往来。

7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在传达学习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时指出,建立完善产融协同制度机制,强化考核引导约束,防止资金空转套利和脱实向虚。并提出,要加强统筹管理,审慎规范开展金融业务,杜绝盲目开展金融投资。

决策层的警示并非空穴来风。在“空转”和“虚实”之间,央企的身影赫然在列。某能源行业央企二级公司的总会计师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了实操中“资金空转”和“脱实向虚”的典型案例。

何为资金空转?比如银行资金通过某企业的信托计划、券商资管等通道用于投机股票。“这种情况下资金并没有真正投入实业中,而是单纯在股票市场上推高股价形成资产泡沫。”

在此基础上,资金推高资产价格从而形成赚钱效应,使得原本拟投入实业的资金也不再直接投入实业转而涌向股票市场。“比如企业家把企业盈余用于买股票,这就是典型的脱实向虚。”

“这种情况有普遍性,央企也一样。”这名总会计师特别对记者强调。

那么“融资性贸易、空转、走单”有什么风险?

“融资性贸易以融资为目的,当企业缺乏足够的资信,无法从银行获得资金时,通过与第三方联合,借用第三方的良好银行信用,凭借与目标客户签订贸易合同,取得银行融资,获得融资后再与第三方分成。” 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说,“这种合作一旦实际贸易出现问题,资金链断裂,国企则成为最后支付人,承受巨大损失。”

“资金在不同机构之间流转,每过一个机构就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而且资金多来自金融机构,只有放大杠杆才能套取收益。” 某央企国际贸易公司内部人士称,“一旦击鼓传花到某个机构,这家机构没有获利空间,杠杆加不上去,就会发生违约,这就是重大风险。”

与多家央企有过业务往来的某商业银行信贷部总经理陈立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坦言,大家对其中的风险心知肚明,但只要每家机构在链条上还能有套利空间,就会继续“玩”下去。“跟炒股似的,都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不是接盘侠。”

另据陈立强分析称,不少央企所属金融机构选择拓展其他非信贷类业务,很多资金流向股市、债市、房市等,也与过去一段时间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有关。在他看来,解决资金空转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搞好实体经济,让银行能找准适合投资的行业和企业。

中央党校政法部经济法室主任王伟教授对记者说,“要让央企在解决‘脱实向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必须依靠制度化的功能定位和考核机制。”

央企“玩金融”,是“金融产业”,还是“产业金融”

发展金融的“初心”,无疑是助推主业。盘点多家央企的“十三五”规划,“产融结合”“双轮驱动(产业+资本)”等都是台面上常见的词汇。

江西财经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央企的融资模式主要包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以及其他融资方式,其中间接融资是央企的主要融资方式。

该项研究认为,无论是哪种融资方式或渠道,再或从提升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能力、资产资本化、盘活存量资产的角度出发,央企发展金融产业都有其现实意义。

以央企中最常见的财务公司为例,目前已覆盖绝大多数央企。财务公司的“生存逻辑”是:在企业集团内部,将集团成员企业的资金归集并提供市场水平的利息,以为集团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

简单地总结“财务公司”就是企业集团的“内部银行”,定位多是“集团资金结算平台、资金归集平台、资金监控平台和金融服务平台”。我国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便出自央企,1987年,东风汽车财务公司宣告成立。

多位受访央企金融从业人员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产业与金融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必然会通过参股、持股、控股或人事参与等方式进行内在的融合。

将金融作为三大核心产业之一的招商局集团,从资产规模和营收水平上都是央企序列里当仁不让的金融大鳄。

翻看它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招商局早期投资金融,初衷也是为了支持实体产业发展。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招商局不断丰富金融牌照,逐步成为今天的“招商系”。

招商局总经理李晓鹏认为,招商局的探索与实践证明了产融结合对现阶段推进企业改革和产业升级的有效性。在李晓鹏看来,“如果金融起不到支持实业发展的作用,这样的产融结合实际最多算是财务投资,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产融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助推常规业务,产融结合已成为降低集团交易成本的重要手段。长期研究产业金融的华彩咨询创始人白万纲表示,借贷、上市、重组、兼并、收购等行为,可以通过自身金融平台,降低不必要的投融资成本,同时可以节省交易时间,服务于集团利润最大化。

在中国化工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这一迄今为止中资企业最大规模海外并购案中,中国化工通过自有资金带动其他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国际银团贷款、商业贷款等方式,完成了430亿美元的市场化融资。有内部人士称,“没有金融平台和产融结合的共同发力,单纯依靠企业自有资金不可能完成这次交易。”

但央企产融结合也不能“泛化”,要警惕由此带来的脱实向虚。

在某央企集团财务公司担任过高管的王硕给《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很多央企金融机构以市场化之名高薪招来经理人,在严格的财务导向和绩效考核之下,市场化招聘的经理人很难思考产融结合的事,只能每天都去寻找定增、打新、朋友圈生意等低风险的交易。“拥有金融业务并不代表产融结合,有些看似聪明的制度却倒逼产融分离。”王硕如是说。

李晓鹏则坦言,产融结合的投资主体要有较强的实力,抗风险能力强,经历过经济周期的波动,这样的投资主体是产融结合的重要基础,“金融的系统性和传染性的风险特征决定了产融结合不可能、也不应该遍地开花。不是说什么企业、什么机构都可以去搞产融结合。”

“央企金融产业应该优先服务集团主业与实体经济,服务于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开拓集团外客户,做强做优,与服务集团主业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李锦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责编:李楠桦、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