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優秀基層黨組織事跡——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黨委:勇於擔當盡責 發揮科研優勢

2020年09月23日15:07  來源:人民網-中國央企新聞網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黨委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導,把國家公共衛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自覺強化政治意識、攻堅決心、創新精神、奉獻情懷,迅速進入戰時狀態,發揮自身科研優勢,服務全國疫情防控大局,在可診、可治、可防等方面創造了多個“第一”,為打贏新冠肺炎阻擊戰做出重大貢獻。

以敏銳的政治意識迅速亮劍,全球首家點亮檢測病毒的“探照燈”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通報出現后,中國生物黨委領導班子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第一時間派遣科技攻關團隊連夜飛赴武漢。科技攻關團隊迅速排除了現有已知的所有病原感染,協助防控一線專家將思路指向新型病毒感染的方向。隨后科技攻關團隊48小時不眠不休、晝夜奮戰,成功研發出新冠病毒基因診斷試劑盒,為醫護人員帶來了確診新冠病毒的強力“探照燈”。試劑盒被第一批列入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推薦使用,第一批取得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注冊証,並通過了歐盟CE認証,列入世界衛生組織應急使用採購清單,日產能達20萬人份,並供港澳、柬埔寨等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生物已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升級至2.0版的“七聯冠試劑盒”,可以檢測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7種冠狀病毒,30分鐘就可檢出結果。

以勇毅的攻堅決心迎難而上,恢復期血漿療法奠定治療重症患者的“壓艙石”

中國生物結合自身血液制品板塊的技術優勢,率先提出了康復者恢復期血漿療法,制定了《康復者血漿採集和臨床治療方案》《醫生培訓指南》《臨床研究方案》等一系列的技術標准,以及採集過程“5522”檢測標准,在相關醫療機構開展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被視為治療新冠肺炎“最特異、最有效”的方法,奠定了治療重症患者的“壓艙石”,得到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充分肯定,並載入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七版)。

與此同時,中國生物黨委迅速決策,派出44個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採集小組,180多名工作人員在全國1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設立50個血漿採集點,並與科技部共同倡議開展了“千人獻漿救千人”活動。截至5月16日,全國累計採集康復者恢復期血漿2707人次,臨床使用899例,提供超過48小時共670例患者的監測觀察顯示有508例的臨床指標和症狀均得到改善,佔75.82%,為危重患者救治做出了巨大貢獻。

3月2日,中國生物董事長、黨委副書記楊曉明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醫學院主持的座談會,總書記充分肯定了恢復期血漿療法。中國生物的恢復期血漿治療技術領先全球,中國生物副總裁、血液制品專家楊匯川作為專家組成員赴意大利進行國際援助,《美國科學院院報》刊發了中國生物研發團隊的《採用康復者血漿療法治療10例新冠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初步研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在3月24日批准的緊急治療方案中明確,使用新冠肺炎康復者捐贈的血漿來治療重症患者。目前,血漿療法已走出國門,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推廣使用。

以執著的創新精神研發疫苗,打造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殺手锏”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黨委領導班子認真研究,果斷投入,布局三個研究院所,在兩條技術路線研發新冠疫苗。其中,作為牽頭單位承擔的科技部重點專項“2019-nCoV滅活疫苗”項目獲得國家審批,科研進度領先全球。4月12日中國生物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全球首家獲批臨床試驗,之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再獲臨床試驗批件,為新冠滅活疫苗研發加上“雙保險”。

新冠滅活疫苗的Ⅰ/Ⅱ期臨床試驗在河南省進行。6月16日,Ⅰ/Ⅱ期臨床試驗盲態審核暨階段性揭盲會結果顯示,接種后安全性好,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不同程序、不同劑量接種后,接種者均產生高滴度抗體,0,28天程序接種兩劑后中和抗體陽轉率達100%。國際知名學術刊物《CELL》刊發了中國生物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研發成果。6月23日,中國生物率先正式啟動了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試驗。為了保障供應,北京生物所僅用60天建成了全國首個、唯一的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設施,武漢生物所的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設施也於7月建成,合計可年產3億劑,為國家開展應急免疫和常規接種做好了轉產准備。

在科技攻關的其他方向上,中國生物的其他布局也取得了積極進展,用於治療的特異免疫球蛋白,基因工程疫苗、人源化單抗、馬抗血清等多個項目接近完成。其中,新冠特異性免疫球蛋白是目前國內外新冠肺炎感染最為特異和有效的治療藥物,經中檢院檢定合格,可作為應急藥品使用或納入國家儲備。

以忘我的奉獻情懷快產快供,央企速度充實治療一線的“武器庫”

干擾素和靜丙是國家衛健委診療方案中的重要藥品。當新冠疫情襲來,中國生物迅速指導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干擾素應急生產工作小組”,組織生產干擾素原液。國家工信部指令干擾素注射劑在庫產品全部劃歸國家統一調撥,應急小組全員放棄春節休假,盡銳出戰,保障月產能可達100萬支,先后完成4次干擾素的調撥工作。中國生物下屬的5家血液制品公司克服各種困難,共投入約1200人,生產靜丙近60萬瓶,白蛋白約70萬瓶,為取得抗疫最后勝利奠定了基礎。

(責編:勾雅文、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