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中国海油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再上新台阶

2月5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对外宣布,“十三五”期间,公司积极践行国家绿色低碳战略,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形成了以勘探开发海上天然气资源和从国际市场进口LNG(液化天然气)资源“两条腿走路”的清洁能源稳定供应模式。5年间,中国海油累计生产海上天然气1166亿方,从国际市场引进LNG1.2亿吨,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做出重要贡献。
两条腿走路: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
“十三五”以来,通过深耕天然气产业,中国海油已经形成稳定的清洁能源供应模式。海上天然气方面,在“七年行动计划”引领下,中国海油下大力气推动增储上产,5年来相继投产了东方13-2、渤中19-6试验区在内的多个大型天然气田。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快速提升,日产量突破千万方,成功跃居全国煤层气企业第一。据统计,“十三五”期间中国海油天然气累计产量较“十二五”增长了13%,有效提升了天然气的供应和保障能力。
LNG方面,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采购长中短期LNG,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努力打造可靠、灵活和有价格竞争力的液化天然气资源池。同时,加大国内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互通力度,做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为国家提供安全稳定有价格竞争力的清洁能源。
5年来,中国海油在加快LNG国际贸易、LNG接收站、天然气电厂、车船加气和LNG核心科技研发等全产业链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累计引进国外LNG超过1.2亿吨,是“十二五”期间的2倍,占全国同期进口量近50%。2020年天然气供应市场量在全国占比提高到18%。
中国海油表示,“十四五”期间,在保持石油产量增长的同时,将争取天然气产量的大幅提高,不断扩大天然气应用范围、提高清洁能源的供应比重,使油气结构更加优化,预计天然气产量占比将提升至35%左右,国内市场份额达到20%以上。
冬季天然气保供:心系百姓温暖过冬
5年来,中国海油大力推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持续探索绿色发展转型之路,加强规划引领,编制完成《中国海油2018年-2030年天然气基础设施中长期布局规划》,全面推动储气能力建设,完善LNG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底,中国海油投运LNG接收站5座,LNG接收能力达2960万吨/年;长输管道里程约1135 公里,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821万千瓦,运营及合作的汽车加注站334座。大力推进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实现了海气、LNG等气源与多条管道的互联互通,打通了广东省天然气“南气北上”的通道。
依靠强大的LNG资源供应和完善的LNG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海油用清洁能源点亮万家灯火,保障千家万户温暖过冬。在2017、2018年两个采暖季期间,中国海油通过天然气互联互通累计增加天然气供应约32亿方,有效缓解了局部区域供气紧张的局面。2020年继续加强天然气互保互供,发挥LNG调峰作用,供暖季天然气资源供应量增至256亿立方米,较上一供暖季同比增加37亿立方米,确保了百姓温暖过冬,保障了国家供气安全。
LNG核心技术:在全球叫响中国品牌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国海油对LNG核心技术持续迭代优化,成果转化不断创新升级,推动了一批科研成果的转化,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LNG技术研发队伍,发挥了科技创新支撑中国海油LNG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5年来,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LNG全容储罐系列技术,规模从3万方起步到目前已达27万方。2018年11月国内首座采用自主技术,设计和建造的16万方LNG全容储罐在天津LNG成功投用;中国海油形成从项目设计、建设、投产、保运到生产运营的LNG接收站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提升接收技术水平,首创接收站四维演化分析技术,搭建“桌面上的数字LNG接收站”。
中国海油积极推动自主核心技术直接转化创效。以储罐技术为例,累计参与设计建造37座大型LNG储罐(含在建),涉及项目总投资额达51.3亿元。其中自主技术首个工程化应用项目天津LNG一期的2座LNG储罐已安全运营6年。与此同时,大型储罐技术持续优化升级,2016年以来多次中标多个大型LNG储罐项目。近年来应用中国海油自主技术的福建、天津、上海、江苏、漳州、龙口等项目的16万方、20万方、22万方大型储罐先后开工建设,27万方储罐技术已经通过行业鉴定,具备工程化条件,知识产权收益超5亿元。
中国海油大力推动关键技术攻关,逐步实现设备国产化,带动国内LNG行业技术升级。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LNG接收站罐内泵、气化器、罐顶起重机等关键设备,实现国内接收站设备国产化率超过80%。
在绿色低碳技术上,中国海油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助推产能升级改造。5年来,中国海油承担的EPC工程合同额总计达210亿元,技术服务和支持类效益超过40亿元。截至目前,除去国外承包商承揽的项目,全国LNG储罐中采用中国海油核心技术占比已达50%。
碳中和:全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中国海油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海油持续探索绿色转型发展之路,向海上风电、地热等新能源领域发展,着力研发新技术,创新发展新产业,让清洁能源生产和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中国海油的长远追求。
2020年,中海油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同年,公司通过创新商务模式,分别与壳牌、道达尔签署协议,采购总计5船“碳中和”LNG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十三五”期间,中国海油制定并实施《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实现海上天然气、陆地非常规气和LNG资源协同发展;中国海油还积极推动绿色交通建设,围绕国家物流通道、重要港口以及长江沿线着力构建“三线五港一环”绿色物流大通道。通过推进长江、内河、沿海船舶加气站建设和船舶改造工作,推动LNG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助力我国实现绿色航运发展……
2021年1月,中国海油宣布正式启动碳中和规划,将全面推动公司绿色低碳转型。公司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海油将以提升天然气资源供给能力和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托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实现清洁低碳能源占比提升至60%以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热门排行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