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与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相匹配的人才链

北京联合大学马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教授郭亚莉

2020年03月11日15: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央企新闻网
 

中国制造业作为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关键参与者,正在从世界工厂向全球供应链中心转变。根据日经新闻分析的“国家间接投入产出表”,中国制造业生产每减少100亿美元,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就被拉低67亿美元。英国《经济学人》在“隔离之下的全球化”一文中指出,新冠疫情告诉世界的就是“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China-only supply chains)。2020年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做好龙头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工作,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在新冠疫情并未完全消除的时候,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努力将自身的能力变成与世界制造业共同发展的基石。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我们要在积极应对供应链上下游优化布局中,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渠道的人才应对体系,通过强链、补链,促进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生态恢复和加强,实现我国供应链的现代化。

充沛丰裕的劳动力是根本保障

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制造业从业人员总数约为4亿,而中国就占了其中的1/3多。到2018年末,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总数为13500万人,占我国全部从业人员的17.4%。庞大的制造业劳动力大军,支撑了中国拥有全球最齐全的产业门类的制造体系,以及完善的产业配套和快速的供应链响应能力。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在2012年就已现峰值,占比19.2%,当年我国人均GDP仅为6000美元。随后6年,中国制造业从业人数持续下降,到2018年末累计减少2000万人以上。从业人数出现过早过快下滑,且制造业人才储备不断减少,优秀人才“逃离制造业”现象日趋严重。供应链人才危机开始凸显,供应链人才缺链、短链的问题越发严峻。

一方面企业要通过转型升级和企业管理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待遇,吸引制造业劳动力回归;另一方面,需要建设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中国制造业文化,在中国民众中树立崇尚制造业的文化,尤其是要鼓励各界人士特别是优秀年轻人关心或从事制造业。从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面向世界的、适应未来国际竞争和全球生活能力的制造业人才。

积极化解制造业供需结构性矛盾

近年来,我国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的水平。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技术人才缺口达3000万。从制造业技能人才发展现状来看,可以概括为“四多四少”:制造业初级技工人数多,高级技工人数少;传统型技术工人人数多,现代型技术工人人数少;单一技术工人人数多,复合型技术工人人数少;短期速成的人数多,系统培养的人数少。劳动力市场高素质人才的结构性短缺成为制约中国供应链结构调整的核心瓶颈因素。

复杂制造业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属于知识型和经验型产业,如要成为机床工具行业技术娴熟的工匠,除了基础教育外,还需要4到5年,8,000至10,000小时的实践和培训。所以培养一个高素质技能人才需要8-10年,甚至更长。上世纪60年代中国婴儿潮的一批人都已经快到了退休年龄,这一批人大部分是高技能人才,积累了大量知识和经验,特别是缄默知识,只能身教不能言传。政府和企业应当共同资助这类教育和学徒计划,以培养下一代合格技能人才。

打通低技能劳动者上升通道

这次新冠疫情,福建某地为了缓解劳动力短缺,推出“共享劳动”理念,从某宾馆抽调了51名服务人员,借调到某电子厂,解了燃眉之急,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国制造业还存在大量低技能、无技能岗位。国外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结构是橄榄型的,以德国为例,分别占到24%、59%和17%。而我国技能人才结构是金字塔型的,高技能人才仅占6%左右,越往下比例越高,并且在初级工底下还有更大一批无等级工,这些人很多都是经过短暂培训临时上岗。

世界银行报告也曾经指出,劳动者能掌握利用技术的技能,就会提高生产率与薪酬;如果不能提高技能,他们就不得不竞争低水平岗位。有研究表明,教育水平每提高一年,劳动生产率会上升17%。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与制造业强国13年以上平均受教育时间还有一定差距。在适当时机,我国可将九年义务教育延长到12年义务教育,同时加强下岗再就业、无技能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力度。

为制造业下一次革命培养人才

据英国GP Bullhound公司预测,到2025年,地球上的物联网设备数量将是人类的近10倍。“人们走向工作”正在变成“工作走向人们”,人们需要具备新技能和培训来理解新机器。全球制造业岗位可能显著增加的五大技能包括:技术/计算机技能、数字技能、机器人/自动化编程技能、工具和技术工作技能以及系统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未来的中、高等教育从学科设置到教育内容都要进行深刻改革。教育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展,从传统的教育模式,职业类别为导向的培训向在综合性教学中模拟工业过程的职业化教学以及个性化教育转变。从教育1.0、2.0逐步升级到教育3.0、4.0,以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作者:北京联合大学马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教授郭亚莉)

(责编:王宇鹏、杜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