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应急院区)正式建成交接

2020年02月21日08:59  来源:人民网-中国央企新闻网
 

 10天建成,15天移交,中建安装再战西安公共卫生中心。近日,由中建丝路(中建西北区域总部)牵头承建,中建安装华西公司、中建电子参建的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应急院区)项目正式建成交接,用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该项目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工程,以“平战结合,长远规划”为理念,按照国家标准、一流水平进行设计建设,首期应急院区将提供500张床位,建筑面积27542平米,极大提升西安市疫情防控能力。中建安装承建医护区小市政工程及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

“接到指令后,中建安装先后派出200余名管理人员与800余名产业工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我们倒排工期、合理安排工序穿插、现场作业两班倒,确保按时保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中建安装华西公司总经理、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总指挥魏涛说。

冲锋在前 与“疫”情竞速

“8天完成10000米的管道施工任务,各工序穿插作业、400余名劳务工人同时施工,如何高质有序推进?

由于现场条件有限,要实行交叉分段作业,管道施工区别于以往,管道施工任务被“切割”成26段,且每一段都要经过管沟开挖、沟底处理、管道安装、施压、分层回填五道复杂工序,工作量增加了很多。“项目还组建了机动补位施工班组,哪里需要上哪里”,生产经理杨羽涛说。

“传染病医院对管道施工要求很高,为确保一次成优、管道接口处不渗水漏水,避免医院污水管道后期维修,我们将雨污水系统管道接口处原本的单胶圈变为双胶圈,同时增加热缩带,双重保险、确保防渗防漏,万无一失”,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总工程师缑广会解释道。

36小时共完成预消毒接触池和化粪池2300立方米的基坑开挖及4台100立方米的钢化玻璃水池安装、基坑回填;24小时完成1.2万立方米的雨水消毒调蓄池基坑开挖及土方倒运;6小时完成5500块蓄水模块、760立方米水池组装……中建安装倾全力助力“疫”线建设。

分秒必争,紧张有序。经过33小时的通宵努力,中建安装项目团队提前6小时完成项目施工难度最大的雨水消毒调蓄池和提升泵站的建设任务,“抢”出了宝贵的时间。

调蓄池基坑深9.4米,必须经过土方开挖、验槽、基地换填、找平验收等八道工序,施工难度大、机械协调复杂,一工区现场土建专业负责人郭荣龙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多争取一点时间,就多一点希望”,郭荣龙说。

中建电子生产组长李国园从千里之外的河北一路开车赶到西安公共卫生中心项目,来不及休息就马不停蹄顶上夜班。由于很多作业点不具备全面铺开的施工条件,为确保工期,现场只能主动出击积极寻找施工面,见缝插针协调施工生产。李国园与技术团队深入勘察现场,详细规划施工方案,精准定位室内施工点位,确保质量不返工,严格测算预留面以减少废料,想尽办法保障生产进度。赶上静电地板进场之时,因全面抢工人手紧缺,为确保施工材料供应,李国园带领管理人员亲自上阵,百十斤的防静电地板硬是搬了十几趟,才转移到机房中。在室外温度已达零下的深夜,每个人都大汗淋漓,搬完后大家准备回办公室休息,李国园擦了擦汗,又重新带好安全帽:“我那边马上要装设备了,我得去盯着。”

接到抗疫征召,正因感冒在家自我隔离的李春宇,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检查,开具通行证明,一路几经辗转赶到西安。到达项目之后,她立即担起了技术和商务负责人的重任,连续两天两夜没合眼,快速组织设计团队深化图纸。由于项目工期紧,对生产进度的要求极高,李春宇一面紧抓设计团队深化出图,一面深入研究施工工序确保生产进度。在现场实施进度受到施工面等种种问题制约时,她提出倒排施工节点,将设备调试工作提前来做,大大缩短了视频监控、门禁、报警、计算机网络等各系统调试工作的施工时间。“我是党员,过来就是为抗击疫情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她说的淡定从容,但背后的辛苦与坚持,只有她自己知道。

火线入党 抗“疫”一线响起铿锵誓言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越是危难时刻,越能锤炼党性,项目火速成立临时党支部和党员突击队,带领全体建设者攻坚克难。2月9日,在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现场,任星、刘博、田釜3名中建安装先进青年,郑重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面向党旗庄严宣誓,火线入党,一同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编方案、算量、划分界面、清理场地、搭建临设……这个连续两年在工地过年的项目执行经理刘博每天工作至深夜,忙得连口水都来不及喝。10天的工期,刘博每天都处于精神紧绷状态,一边要与工程局协调工作面、设计院沟通图纸,另一边还要安排好生产进度和安全质量,为了使连夜奋战的管理团队更有干劲儿,刘博每天想方设法调动团队积极性。走遍施工现场,泥泞的鞋套和通红的双眼是他的“标配”,就连孩子生病的时候也是老婆一人在照顾。“作为一名党员,就要扛起这份责任”,刘博说。

“工期不等人,不把这块儿工作干完,我睡觉也不踏实”,已连续工作36小时暖通负责人田釜还是不愿休息,直到所在区域的管线全部完成。操作空间狭小、管线高度不一、劳务人员经验欠缺、图纸与现场实际存在偏差,重重困难摆在田釜面前,他紧急协调各方资源,带领工人摸索解决问题,直至问题彻底解决。回去仅休息4个小时后,项目“战场”上再次出现了田釜的身影。田釜用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叩问初心,践行使命。

“来个测量员,二工区雨水提升泵基坑马上开挖了”,“三工区管线铺设需要定下标高”……测量是土建施工的先决条件,进场后,项目测量员任星就扛着水准仪满工区跑,每天室外作业14个小时以上,半夜回住处后,任星又开始研究图纸,优化施工工序,为后续施工节约时间。等所有工作忙完已经是凌晨3点多了,穿着工作服睡一会儿,天没亮又重奔施工现场。顶着一身的灰土,扛着他的“宝贝”,任星是所有奋战一线安装人的“缩影”。

(责编:杜燕飞、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