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月7日电(记者王静)在疫情防控中,老百姓会问:自己感染的可能性有多大?与已经确诊、疑似病人是否曾同乘一个航班、一列火车、一个大巴?政府会问:哪些人与病人曾经有过密切接触?怎么更加有效防控?
……
其实,疫情防控不仅需要常规的体温计,更需要打造“数据体温计”,精准发现与确诊或疑似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协助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社区街道以及老百姓快速发现、精准防控。
疫情发生后,中国电科主动对接有关部委,在上级机关领导下基于公安、铁路、民航等部门提供的数据和研发的大数据模型建立了一个大数据平台:只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就能知道是不是密切接触者。
该平台具有两大“硬核”特点:
数据权威:汇总了公安、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的相关权威数据,形成基础数据集;
模型可信:融合医学专家、科技工作者知识经验,构建密切接触者分析模型,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管控精准:可以精准发现与确诊或疑似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员,协助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社区街道快速发现、精准防控。
据悉,该平台主要提供两种服务模式:
一是单位体检模式,可将本单位所有人员姓名、身份证号信息统一上报,系统后台集中对比碰撞,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便于单位对重点人员进行有效排查管控。
二是百姓自查模式,群众登录后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获知自己是不是密切接触者;如果是密切接触者,系统自动记录自查者信息并可推送至当地主管机关,进行及时管控。
目前,该平台已部署在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上,供政府内网用户使用,有关地方政府正在试用;面向大众使用的开放式应用正在开发,将尽快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