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海外“华龙一号”首堆

2020年01月19日18:30  来源:人民网-中国央企新闻网
 

19年4月底,作为一名普通的“华龙一号”核电工程师,我踏上了现场参与“华龙一号”海外首堆的设计建造之路。

尽管出发前做了诸多准备,知道这里环境艰苦,经济发展落后,但这种口头纸面的了解有时完全没有实地感受来的全面与真切。踏上这片土地的第一印象就足够深刻,走出真纳机场,迎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干燥的热风,如入烤箱,机场出门到集合点一百米的路,走的着实煎熬,热风瞬间穿透衣物,几秒之内就出了一身细汗,看了下气温——39℃,与北京此时23℃左右的天气形成了强烈对比。去往厂区的路满是颠簸,接运车周围的交通工具各具特色——拥挤破败的小汽车、满是图案的货车与客车、急促的摩托车、稳健的驴马车与悠闲的载人骆驼。去往现场刚好是黄昏时刻,天色渐黑,若是国内,此时已经开始灯红酒绿,而卡拉奇的多数街道的灯迟迟未亮起,仅是借着夕阳的余晖交易买卖。卡拉奇人民的经济相对落后,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能源的短缺,而我现在要参与的正是将中国最先进的核电能源技术带到这里,为这里的人民带来安全、清洁、可靠的能源,也是为卡拉奇的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持续的动力。

卡拉奇核电项目作为中国自主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落户海外的第一站,目前正值安装工作的高峰期。我的工作启动后,发现大家对各自的专业都非常认真负责,为了保证“华龙一号”海外首堆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大家会第一时间处理手头上的问题,且频繁深入施工现场,最直接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大家桌子上的帽子墨镜中,我知道他们怕烈日高温,从大家往返生活区的行走路线中,我知道他们也怕莫名动物的出现,但为了华龙一号的顺利开展,每天都有同志实地前往施工现场,他们永远是全身湿透的疲惫归来,但伴随着的不是畏惧害怕,而是自信自豪的微笑。看到他们,我信心满满,今后我也会像他们一样,坚守岗位,贡献力量。

对于巴基斯坦、对于卡拉奇“华龙一号”将是一台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发动机;对于华龙一号的海外出口、对于中国核电立足国际市场她又是一张靓丽的名片;于我个人而言,能参与到华龙一号海外首堆的设计建设,为这片贫瘠的土地带来繁华、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贡献力量,这本身就是一种荣誉、一种自豪,这让我斗志昂扬。

转眼将是中国新春,今年的春节虽然远离家人,但同样意义非凡,因为在卡拉奇,在“华龙一号”的身边,我义无反顾的贡献我的青春,平静而又坚定的与“华龙一号”共同成长。(宿吉强)

(责编:王宇鹏、杜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