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央企

“在中国公司工作,我们都很自豪”(一带一路·中国情缘)

2019年04月01日08:0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萨米亚在认真测量。
  董卫强摄

  蒙古国残疾儿童发展中心。
  本报记者 霍 文摄

  “我要一直和中国公司在一起”

  本报赴缅甸特派记者 孙广勇

  “感谢中国公司帮我学到本领。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哥哥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学到技能,将来也到中国公司工作。”

  “我对孩子说:不要有压力,今年再参加一次高考,一定能考上。姑妈做工,养活你和爷爷奶奶没问题。”本报记者在缅甸首都内比都见到特特汶时,她穿着缅甸传统的短衫和特敏,收拾得利利落落,稍显黝黑的脸庞显示出曾经的磨砺,但举手投足十分干练。

  谈起孩子,特特汶打开了话匣子。“她是我哥哥的女儿,很懂事。在内比都14中学读书,去年2月份参加的高考,但考试成绩不太好,因为孩子有心理压力,担心读书给我增加负担。”

  特特汶是中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缅甸设立的伊江上游水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伊江公司)的厨师,在内比都的公司总部做饭,负责几十名员工的伙食。此外,她还要照顾父母和哥哥的女儿。虽然特特汶进入伊江公司才6年,但与中国的渊源已有10多年。

  “2007年,葛洲坝集团在曼德勒承担耶涯水电站建设工程。我们全家10口人当时住在水电站附近,就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很艰苦。我在村里卖些小东西、打打零工。听说中国公司招工,我就去应聘,先是打扫卫生,后来在厨房帮厨。”

  “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琢磨做中国菜,慢慢地跟着中国厨师学会了一些。耶涯水电站建成后,公司在撤走前把我介绍给了伊江公司。我记得很清楚,我是2012年12月到的公司,因为很快就到新年领到了年终奖。”特特汶高兴地说,“那是我第一次拿到奖金,以前从没听说过。”

  经过近10年的工作,特特汶已经能做很多中国菜,深受同事们的喜爱。每到周末,经常有年轻同事来到厨房,向特特汶打听做什么好吃的,有的还跟着她学做中国菜。

  “公司把特特汶送到酒店接受培训,她自己也很勤奋,经常看网上的做菜视频,手艺很不错,有不少酒店要高薪聘请她呢。”伊江公司人资部工作人员李晓萍对记者说。

  当被问及会不会跳槽时,特特汶腼腆地笑了:“我要一直和中国公司在一起,不会到别的地方。”在伊江公司采访,记者能感受到中方员工与缅方员工之间的信任和友谊。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施工现场,大家都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不分彼此。

  除了相互理解信任外,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更重要的是制度保障。公司按照当地法律保障缅籍员工的各项权利,除了社会保险外,还提供了当地公务员才享有的福利。“2017年我去医院做手术,社保报销20万缅币(1人民币约合26.37缅币),公司帮助了我15万缅币。这些保障平时感觉不到,但需要的时候真的很管用!”特特汶说。

  特特汶现在的工资是每月40万缅币,而父亲从公务员岗位退休后每月的退休金才8万缅币。现在,父母都搬到了内比都,和特特汶一起生活。在伊江公司帮助下,特特汶把姐姐和妹妹也介绍到中资公司工作,一个在仰光,一个在内比都。每个周末,特特汶都为父母买米、买油,回家团聚。“靠自己的能力养活全家人,我很自豪。感谢中国公司帮我学到本领。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哥哥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学到技能,将来也到中国公司工作。”特特汶说。

  记者问特特汶最拿手的中国菜有哪些,特特汶谦虚地说:“大家吃得香的就是好菜,他们都喜欢我做的酸菜鱼、啤酒鸡、云南米线。”

  目前,伊江公司员工本地化比例接近70%,敏佐温也是本地员工之一。用在伊江公司工作几年的积蓄,敏佐温在内比都买了一块地,花了800万缅币盖起两层的楼房,下面是砖瓦结构,上面是木结构。

  敏佐温于2012年来到伊江公司,从普通技工干到汽车队长,目前负责管理内比都、仰光、密支那的公司车辆。“在中国公司工作几年后,缅籍员工不仅专业技术得到提高,还形成了很好的职业素养,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不等到所有乘车人系好安全带,敏佐温就不会发动汽车,无论对谁都能坚持原则。”李晓萍说。

  敏佐温、特特汶都是伊江公司优秀员工中的一员。公司每年都会评选优秀员工,并组织他们到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参观学习。在参观位于云南的水电站时,看着几个大型发电机组和巨型大坝,特特汶说:“缅甸很缺电,有的地方还在用蜡烛。我在缅甸只见过小型发电机组,希望建更多的水电站,不仅能照明,还能随时做饭。”

  “去广州的时候,看着那么多立交桥、那么璀璨的灯光,我都有点晕了,心想:开车会不会找不到路啊?希望有一天缅甸也像中国一样明亮,像中国一样有很多的高速公路。”敏佐温说,“感谢中国公司,正在帮助缅甸实现这些目标,在中国公司工作,我们都很自豪!”

  

  “如果可以,我会选择一直在中国企业工作”

  本报驻蒙古国记者 霍 文

  “家里有钱了,我又实现了一个愿望,就是带着家人到中国走走看看。我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

  不久前,由中国中铁四局承建的中国政府援建项目——蒙古国残疾儿童发展中心正式移交。该项目位于乌兰巴托市巴音高勒区图拉河北侧,能同时为250名蒙古国残疾儿童提供疗养服务。

  几个月前,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中蒙两国工人正在为项目年底竣工做最后冲刺:室外,工人们正在铺路面沥青;室内,几位当地油漆工正在抓紧刷涂料。“我们要严格按照中国师傅示范的工艺流程施工,确保装修质量达标。”项目班组长奥其尔姜苍·苏赫巴特尔提醒着他的同事们。

  苏赫巴特尔几乎每天都扎在工地上。他管理着20余名工人,还负责70余名各工种工人的协调工作。每天早晨一上班,他先给本班组的工人布置当天的施工任务,然后奔波于各个作业现场,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检查工人的操作是否规范,提醒工人们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

  苏赫巴特尔今年44岁,中等身材,黝黑的脸庞上常常挂着腼腆的笑容。他出生在蒙古国巴彦洪格尔省嘎卢特县一个牧民家庭。小学六年级时,他们举家迁至乌兰巴托。初中毕业后,他便开始在乌兰巴托打零工。

  随着中蒙两国经贸合作往来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进入蒙古国市场,为当地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2002年,苏赫巴特尔找到一份中资企业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开始有了起色。2016年中国援建蒙古国残疾儿童发展中心项目正式开工,苏赫巴特尔被派到了这个项目上工作。

  在中国师傅张瑞民指导下,苏赫巴特尔的技术能力快速提高。在进行每项建筑工艺的操作时,张师傅都会反复演示、耐心讲解,苏赫巴特尔就在一旁认真记录、琢磨,边干边学。因为肯学习,他从刚开始只能干一些搬砖运料的基础工作,到如今成为班组长,还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工。

  他和工友们听过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的背景。残疾儿童没有机会上学,甚至生活无法自理。父母为了照顾孩子,往往只能一人工作、一人在家看护孩子,生活困难。“在发展中心,孩子们能一起玩,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非常有帮助。他们的父母可以外出工作,也能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中国企业帮我们做了件大好事!”

  结束了上午忙碌的工作,苏赫巴特尔来到项目食堂吃午饭。食堂菜色丰富,炖牛羊肉、羊肉面条等餐食应有尽有。苏赫巴特尔端着一碗刚出锅的羊肉炒饼在一张餐桌旁坐下,“说实话,来中资企业工作前我还有些犹豫,担心吃住不习惯、语言不通。但后来到项目上一看,所有的担心都没有了。项目部专门给咱们当地人搭了蒙古包,开了食堂,而且吃住免费,真是舒心方便。”

  去年中秋节前夕,企业工会为当地工人发放了牛羊肉、饮料等慰问品。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项目部邀请当地员工一起参加文化活动。“能参加这个活动特别好,一是让我们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企业在节日也想着我们,让我们觉得和中国朋友并肩工作,我们是一家人。”苏赫巴特尔说。

  关心不止于此。苏赫巴特尔的组里有十几个工人来自牧区,每年3月从牧区来乌兰巴托工作。因为天气原因,蒙古国的施工期很短,但每年7月蒙古国国庆那达慕期间,企业都会安排来自牧区的员工回老家一个月,放牧过节。

  苏赫巴特尔的妻子在乌兰巴托的另一家中资企业担任仓库保管员,大女儿正在读小学,小女儿今年3岁,一家四口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们在乌兰巴托市桑吉诺海尔汗区有一处院子,原本盖了5间平房。来到中国援建项目工作后,随着收入的增加,他又在院子里盖起了一幢两层四居室的小楼。家里彩电、冰箱等电器一应俱全,还有一辆小汽车。

  “家里有钱了,我又实现了一个愿望,就是带着家人到中国走走看看。我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如果不是在中企工作,我很难有这样的机会。”苏赫巴特尔说。

  像苏赫巴特尔一样,在这个项目工作的蒙古国员工对工资收入和工作环境都很满意。他们月薪超过百万图格里克(约3000元人民币),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蒙古国工人大部分来自牧区,在乌兰巴托没有住处。公司除了为这些员工免费提供食宿以外,还给他们发放工作服、劳保用品等,“工资几乎全部存了下来”。

  “在中企工作,日子越过越好。”在宿舍里,苏赫巴特尔掰着手指盘点工友们的喜事:巴音在老家盖了一栋房子,准备今年冬天全家搬入新房;来自后杭爱省的达瓦苏伦前不久在老家买了块地,圈了一个院子,盖起了5间平房;那森加尔格勒的儿子今年从牧区考上了蒙古国国立大学;二十几岁的奥特根图格斯最近找到了女朋友……

  苏赫巴特尔的大哥也在一家中资建筑公司工作,还有一个弟弟在乌兰巴托大市场销售中国服装。整个家庭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苏赫巴特尔对自己未来的事业和生活充满信心,他说:“如果可以,我会选择一直在中国企业工作。”

  

  “提供了实现抱负的理想平台”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丁雪真

  “作为一名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者,我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为巴基斯坦带来的发展机遇,所以我愿意成为企业和当地沟通的那座桥。”

  在伊斯兰堡见到阿迪尔的时候,他刚从项目营地出差回来,这位穿着干练得体的年轻人目前在中国葛洲坝集团巴基斯坦达苏水电站工程担任项目经理助理。达苏水电站项目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的科希斯坦地区,距离伊斯兰堡大约要8个小时车程。阿迪尔对自己在中企工作充满自豪:“我继承了父亲的‘中国情缘’。”

  从阿迪尔记事起,父亲就有“中国情缘”。虽然父亲是一位大学英文教授,但是他对中国语言文化却有着深深的热爱。在父亲的教导下,阿迪尔从小读中国历史、看中国电影、听中国音乐,父亲的热爱潜移默化地感染了他。阿迪尔说,“父亲鼓励我学好中文,常常教导我说,语言不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

  高中毕业后,有一天阿迪尔和父亲谈起人生规划,父亲说:“我希望你可以把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作为一生的追求。”阿迪尔对于父亲当时目光中的恳切记忆犹新,那一刻他下定决心,要把父亲的梦想当成自己的梦想来实现。

  阿迪尔听从父亲的建议先潜心进修一年中文,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那时候,看到高中同学们大多已经进入大学学习、步入人生新的阶段,阿迪尔时常感到焦虑,“但一想到父亲和家人的期盼,心中的信念很快就又坚定了起来”。2008年在参加完汉语桥比赛后,阿迪尔凭借优异成绩拿到巴基斯坦政府奖学金前往北京语言大学读本科,专业为中国语言文化。本科毕业后,继续留校攻读中国文化专业的硕士学位。阿迪尔说:“就这样,汉语和中国文化成了我一生的学习专业。”

  2015年4月20日,习近平主席抵达伊斯兰堡开始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那天晚上,阿迪尔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父亲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你看新闻了吗?中巴经济走廊就是巴基斯坦的未来。”回忆起这一幕,阿迪尔十分感慨,他说:“投身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父亲对我的一份期待。”

  谈及这两年多的工作经历,阿迪尔感慨道,“这里为我提供了实现抱负的理想平台。”加入达苏水电站工程项目以后,阿迪尔从最开始为工程技术人员当翻译做起,到慢慢地承担起更多与当地政府和民众打交道的沟通工作。“作为一名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者,我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为巴基斯坦带来的发展机遇,所以我愿意成为企业和当地沟通的那座桥。了解当地人民需求,也帮助他们增强对项目的了解,从而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阻碍。”阿迪尔说,他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

  如今,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历史正在被改写。电力供应改善是巴基斯坦人民感受最深的变化,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巴基斯坦的面貌,瓜达尔港更是变成了巴基斯坦的骄傲,正在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渔村朝着印度洋的“明珠”快速成长。

  这些年,在阿迪尔父亲的指导或资助下前往中国求学的巴基斯坦学生人数已经过百。阿迪尔说,父亲期待看到更多的巴基斯坦年轻人能够走近中国、了解中国,然后学成回国,为巴基斯坦发展做贡献,为“一带一路”建设做贡献。

  

  “心里更踏实了”

  刘成友 钟洪明

  “自从来到这里,专业知识与现场操作水平有了明显进步,‘吃饭的饭碗’更结实了,心里更踏实了。”

  刚刚休完婚假的印度小伙子萨米亚,不久前从家乡加尔各答返回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公司沙特吉赞项目部。和中国同事小别重逢,萨米亚喜上眉梢。

  8年前,由该公司承建的印度卡玛朗加电站工程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急需现场交流及管理人才。测量工程师萨米亚进入公司负责人的视野。之前一段时间的工作中,他的机敏、缜密、热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你们组织有序,做事认真,亲情化管理让人感到温暖,我早就想跟你们一块干了。”正式加入项目部团队的第一天,萨米亚难掩内心激动。那年他23岁,正是一个多梦的时节。

  半年后,在项目部召开的外籍员工座谈交流会上,萨米亚说:“自从来到这里,专业知识与现场操作水平有了明显进步,‘吃饭的饭碗’更结实了,心里更踏实了。”他模仿中国同事用上了地道汉语修辞,引来大家一阵掌声。那时候,大家已经亲切地称他为“小米”了。

  这个项目结束后,小米恋恋不舍回到家乡,就近找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与中国电建暂时告别。2014年6月,公司转战沙特阿拉伯,承建阿美石油公司沙巴哈电站工程,急需一位精通测量、擅长沟通的专职测量员,这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小米。公司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联系萨米亚时,他一口答应下来,很快风尘仆仆赶到了沙巴哈项目。

  “其实在家乡工作的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念你们,我愿意跟着你们。”与故友久别重逢,他紧紧与中方同事拥抱在一起,眼角流出激动的泪水。

  2016年11月,团队转战沙特吉赞循环电站项目,合同金额近20亿美元,施工量大,人员众多,管理起来相当复杂。小米每天面临几十甚至上百件大大小小的事务,诸多难题让他有些猝不及防。小米偏偏不服输,他要学习中国同事那种善始善终、一追到底的工作韧劲。同事饭后散步,他见缝插针虚心请教;别人进入了梦乡,他还在挑灯夜战;连续一个多月,他每天平均睡眠不到5个小时,明显瘦了下来。

  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换来高质量的工作成果,项目部先后3次给予他加薪奖励,并在2018年春天授予他年度“十佳员工”称号。

  “每到一个项目,我都亲眼看到中国同事忙着为当地修缮学校、修筑道路、热心公益,每个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笑容,这些让我非常感动。”与中国同事一起工作的8年,小米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同事与人为善、乐善好施的那份热情,他自己也在日常生活中悄悄行动起来,经常帮助中国同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几年,我们家彩电、冰箱、洗衣机都逐渐配齐了,这是我前段时间刚买的一辆大摩托,酷吧?”小米兴奋地用自己的大屏手机展示给同事看,“这在我们印度,算是个头最大的摩托车了。”

  “小米一家7口人,以前都挤在一个小房子里。随着收入增加,他给家里盖了新房子,整个家庭更加融洽和睦了,他在工作上也更有干劲了。”项目部建筑工程公司经理樊庆钟打心底为小米生活的改善感到高兴。

  在家乡,小米也成了“香饽饽”,三天两头就有给他介绍对象的,母亲忙得不亦乐乎,嘴上说着“孩子工作太忙,没时间见面”,心里却乐开了花。这次回家乡办了婚事,新娘子是母亲的满意人选。小米赶回工地之前,妻子深情地对他说:“跟着你的中国同事好好干,我支持你!”

  

  电子信箱:rmrbgj4@126.com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01日 17 版)
(责编:李楠桦、杨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