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央企

政策性保险护航闽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海洋经济风生水起

本报记者  王俊岭 文/图
2018年10月17日08:1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图为厦船重工的船坞内,一艘8000吨级的货轮正在组装。

  在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寻觅历史的足迹,不难发现这条经贸文化大通道曾经的辉煌。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而言,福建既是中国著名侨乡,也是重要的起点。

  记者近日在福建省采访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闽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热情高涨、海外合作成果丰硕。其中,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保险产品为闽企海外项目提供的风险保障功不可没,大大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船舶出口、渔业捕捞、海产养殖等领域的合作,让“一带一路”沿线的海洋经济风生水起。

  

  个性定制: 

  助船企斩获北欧订单

  在福建,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赫赫有名的船舶制造企业。当记者来到其位于厦门市海沧区排头片区的船坞时,几台大型吊装设备正在施工,船厂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据介绍,不久之后,来自芬兰维京公司的“大活儿”——一艘可容纳2800名乘客的客邮轮型客滚船,将会在船坞进行组装。

  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曾震宇向本报记者介绍,客滚轮船体中下部载货部分设有多层甲板便于车辆通行和放置,其上部居住部分配设豪华酒店、健身中心、免税品商店、娱乐设施等,可以满足游客不同休闲娱乐需求。这艘新订造的客轮主要用于芬兰和瑞典之间的航线运营,是我国船厂迄今承建的最大型双燃料邮轮型客滚船,属于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

  然而,实现这一成绩并不容易。在全球航运业持续低迷的背景下,面对造船业强大的北欧、日韩等竞争对手,竞标者不仅要在船舶设计制造方面拿出令北欧船东满意的“个性化”方案,而且还要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融资方案。

  为了帮助中国船企打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北欧市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厦门分公司积极发挥政策性信用保险的职能,一方面全程参与船东谈判并赴芬兰实地考察,严格按照时间进度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另一方面针对外方客户提出的现实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后,买方可以更顺利地取得融资,从而帮助我国企业出口争抢订单。在船舶项目中,船东通常是交船前半年解决融资方案,但这次北欧船东出于严谨的经营作风,宁可多付出一些成本,也要求合同签署时保单就要到位,确保交船时融资落地,这意味着保单要提前三年出单,这对我们信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反复考察和论证后,我们发现维京公司属于风险可控、经营及财务资质好的‘运营型船东’,在芬兰到瑞典航线具有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于是为其提供了个性化的承保方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厦门分公司项目经理陈宏说。

  资源整合:

  促中非合作开发渔业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海洋经济合作很多时候就是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最终创造更多价值。

  比如,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鲜产品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中国近海海域海产品显得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供给缺口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则有不少国家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却苦于缺乏有效的捕捞、保鲜、加工等手段,而眼睁睁地看着渔业资源的“金矿”不能变现。

  面对这种资源整合的空间,从事远洋捕捞行业长达十余年的福建省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嗅到了商机。“经过比较,我们决定与西非国家毛里塔尼亚进行海洋经济合作,在当地设厂进行渔业的捕捞和加工。一方面,毛里塔尼亚地处大西洋沿岸,是洋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但却缺乏开发能力;另一方面,中毛关系历来较好,‘一带一路’倡议下当地发展海洋经济的意愿也较强。”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忠杰对记者说。

  不过,渔业捕捞和养殖素来以“环节多、周期长、风险大”闻名,因此政策性保险的支持对于企业项目进展十分重要。为此,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福建分公司进行大量了调研和细致的风险评估工作,运用海外投资保险为企业出海提供服务。截至目前,政策性保险累计为宏东渔业承保了2.53亿美元的业务,使这家福建民营企业与毛里塔尼亚方面的合作进展十分顺利。

  “对于渔业捕捞企业而言,很多时候机会不等人。但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渔业合作时,往往在政策、宗教、船型、文化习俗等很多方面面临着与国内不同的状况。这些风险不解决好,会影响银行授信。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政策性保险帮助企业实现了顺利融资、加速了项目推进。”陈忠杰说,如今宏东渔业在当地建造了含有码头、捕捞、加工、仓储、制冰、储油、鱼粉、海水淡化等全产业链的综合性远洋捕捞基地,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吸纳了2000多名当地民众就业,深受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欢迎。

  呵护民企:

  助中国渔民出海养殖

  在渔业方面,除了传统的直接捕捞之外,海洋牧场养殖因具有环保程度高、可持续强、经济效益好等优势,也被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和渔业大国所重视。

  在厦门永坚行贸易有限公司位于厦门现代码头旁边的室内鱼塘里,从印尼运来的各种海鱼在恒温充氧的水中来回游动。据介绍,这是这家小型民营企业在印尼投资海水养殖后运回国内的最新海产品。码头这边的鱼塘主要是起一个“中转站”的作用,待质检部门抽样检测合格后,这些鱼就会被运往各地进行销售。

  “随着公司经营业务的扩大,我们希望能够做一些高端鱼种的养殖和销售,但由于这些鱼种对水环境要求较高,所以我们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之一,水域条件优良,且水产养殖业作为该国的重点发展产业,当地政府有意推动与本土企业合作的开放。经过实地考察后,我们在2014年投资收购了印尼坦普富洋公司,正式开始了合作进行海外渔业养殖。”厦门永坚行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永坚说,尽管自己企业的规模小,投资只有160万美元,但却得到了政策性保险的大力支持,这让企业心里有了底。如今,企业的首笔投资已经有了利润回报。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厦门分公司总经理郑忠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海洋经济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包括传统的海运贸易、渔业捕捞,还包括海产养殖、船舶制造、油气开采、港口服务、海上观光等很多有前景的领域。

  “我们看到,‘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支持,这为闽企‘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但是,投资也会伴随着风险,政策性保险主要解决的就是一个‘增信’问题。在厦门本地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的职责就是通过对于风险的识别、筛查、评估、处置,帮助企业更容易、更优惠地获得银行贷款,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郑忠平说。

(责编:李楠桦、仝宗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