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成高铁的夜行“B超医生”

2018年05月13日09:4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揭秘西成高铁的夜行“B超医生”

  钢轨探伤车在西安北车站5道等待施工作业时间

  5月7日23时40分,随着D1992次动车缓缓进入西安北站,停靠在5道的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机械段的探伤车内顿时紧张了起来,对讲机里传出巡检系统好、探伤系统作业好及司机张永乐、徐海龙核对命令、发车状态的声音……

  运行前队长王玮和司机徐海龙核对运行参数,不忘叮咛线路高坡行车,注意安全

  “从现在开始准备,到明天早上5点多停靠汉中车站,次日再从汉中出发一路向南……”王玮说着和工友们夜探西成行动即将开始,他们要在接下来的六七个小时里为西成高铁242多公里的钢轨进行探伤作业。

  车辆运行到鄂邑车站进行加挂内燃机车,穿越秦岭高坡区段

  西成高铁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速铁路,线路自西安北站引出,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巴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长大坡道及复杂地质状况更为突出,随着高铁的持续高位运行,节后探伤作业首次从西成展开。

  “探伤就跟人体检一样,高强度的工作之后,钢轨也需要体检。”队长王玮说,为钢轨体检就是开着探伤车沿铁路线70公里每小时行进,用测量轮“为钢轨做B超”,确保铁路大动脉动车组及客车安全正点开行。

  作为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工务机械段的一名钢轨探伤队长,35岁的王玮已有7余年的探伤经验。7年来,他和工友们一起,跑遍了西安局管内所有铁路线,约合十几万公里。

  “由于昼夜温差大,行车密度大幅增加,钢轨很容易发生损伤,不及时检修,就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王玮说,探伤作业队为了缩短探伤周期不影响正常的运输,就必须大幅增加劳动强度,抢抓夜晚高铁行车较少的时机对钢轨进行高效探伤作业,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

  “以前是用人工小车探伤,速度非常慢。现在我们这种钢轨探伤车是用超声波的原理,在行驶中探伤,不仅速度快,而且测量精准度高,相对人工小车探伤,其效率提高了近30倍。”徐志武边操作机械边介绍。

  探伤工井沿龙在钢轨巡测过程中,随时修正作业参数  

  提及探伤,现场作业的王凌和井沿龙笑着告诉笔者,钢轨的内伤不及时发现就会导致钢轨断裂。为了确保质量,在探伤车作业中,我们就是完美组合就是保镖“锵锵三人行”。

  雷璐在盯控巡检系统的时时分析

  在钢轨巡测过程中,钢轨及道床上状况都会通过不同影像将物体形状的标记实时反映到探伤车载电脑显示屏上。在检测的几个小时时间里,雷璐必须时刻盯着屏幕,不能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因为“钢轨及道 床上一点细小的忽略,都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每一段探伤任务完成,他们顾不上身体的困乏和疲惫,又开始对探伤数据进行回放分析,仔细核对。

  车辆运行到佛坪车站,摘除列车  

  由于日常作业点多线长,一年中,探伤队至少有11个月奔波在局管铁道线上为钢轨体检。“每次上班就是一二十天待在车上,生活用品随车携带。特别是冬季防断严峻时期,最忙时一天工作近18个小时”。

  佛坪车站出发前,王玮与正副司机核对运行参数

  长期的作息颠倒、流动性作业,让35岁的王玮早生了白发,显得比同龄人干练了很多。王玮说,钢轨安全是确保旅客安全的前提,“虽然大部分旅客不知道铁路上还有我们这群人,但是看到列车安全通过,再苦再累都觉得欣慰。”

(责编:李楠桦、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