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中国标准"走出去"提升中企话语权

2017年11月09日08:30  来源:南方日报
 

11月8日,由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7)》在北京发布。

这份报告显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对外直接投资下滑的形势下,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830亿美元,同比增长44%,位居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连续两年进入资本净输出国行列。继2015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首次超过美国对华投资后,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依旧热情高涨。

特别是高端生产、智能制造等行业成对外投资新热点。中国企业对美投资领域广泛且更重视全产业链布局,中国企业主动融入全球化步伐加快。对于这些变化,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进行了解读。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王诗堃

智能制造

成全球对外投资热点

南方日报: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表现谨慎,发达经济体投资流入量小幅上扬,您怎么看这种变化?

王辉耀:从全球来看,2016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复苏之路崎岖。与2015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出现的强劲上扬之势相比,2016年出现了小幅度回落,全年同比下降了2%,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降至约1.75万亿美元。

CCG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使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表现谨慎。欧美出现全球化倒车的现象也是2016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小幅下滑的原因之一。

南方日报: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入的行业来看,有41%的资金流向制造业,呈持续增长状态,怎么理解制造业的持续增长?

王辉耀:制造业增长是依靠电气和电子产品、食品等行业的大宗跨国并购交易带动;农业处于低位,这是由于初级商品价格低,导致原材料、能源产业的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继续收紧。

在全球化发展浪潮中,2016年高端生产、智能制造成为境外投资的热点。这主要由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核心是推动制造业技术变革。特朗普政府积极推进“制造业回流”、同时倡导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欧洲德国的“工业4.0”战略推进制造业的创新;“中国制造2025”从顶层设计中体现创新驱动的特点等,都使得资本追逐技术成为制造业比例上升的原因之一。

从中国企业“走出去”

到中国标准“走出去”

南方日报: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位居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哪些特点?

王辉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10年持续增长。整体来看,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依旧创下历年新高。

从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领域来看,制造业对外投资势头依然强劲,占总投资比重的1/3以上。特别是重视对欧洲等发达区域的先进制造业的投资。另外,2016年中国标准“走出去”成亮点,并体现在不同行业之中。例如,中国港口技术不断发展海外投资,带动了中国的建设标准、技术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国经济从投资、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海外投资也从能源类投资向高端制造、品牌和技术类投资转换。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开始注重推进中国标准“走出去”。另外,华为、中兴等企业也开始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从海外投资的区域分布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集中于欧洲、北美与亚太区域,美、英、德等国备受投资者青睐。对亚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新加坡、以色列等技术高新区域,现阶段对新兴市场如拉美、非洲等区域的投资以基础设施、能源为主。

南方日报:报告显示,2009年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案例数持续增长,您怎么看这种趋势?

王辉耀:根据全球化智库的统计,2016年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金额呈现小幅下滑,但投资数量达到395笔,依然超过2015年总投资数量。这也得益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中国积极支持民营企业调动全球要素,优化配置资源,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

2017年,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的投资额将有望超过国企,成为“走出去”的主要力量。在政策上建立健全境外投资法规制度,简化并且改善民企海外投资管理,完善外汇管理政策,提高审批效率,也是接下来促进民营企业海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特朗普访华将拉动中国企业对美投资

南方日报:中国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有哪些变化?未来会有哪些发展?

王辉耀:行业分布上看,2015年以前,“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采矿业、交通运输和制造业;2015年以后,虽然对传统产业的投资仍然占主导,但计算机、基础设施、金融等行业的投资明显上升。

中国企业走向“一带一路”首先以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的国企作为第一梯队,率先进入东道国市场,带动上下游产品制造为主的第二梯队跟进。在此基础上,带动科技、服务、资本逐渐成为第三梯队的新力量。其中科技、服务、资本构成的第三梯队是很大亮点,第三梯队开始走“一带一路”,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开始有新的特点。

2016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小幅回落,主要是在我国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时期,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主要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主。而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投资较为集中在能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电信等大规模产业领域,投资回报很难在短期内显现。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中国的民营科技企业也开始加快对“一带一路”投资的脚步,逐渐形成梯队式投资模式。且“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互相合作,将是助力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健康发展的新契机。

南方日报:2015、2016年我国对美国投资持续增长,而2017年上半年数据有所下降,怎样看待这样的变化?

王辉耀:中国企业对美国投资主要集中在服务业与制造业,也包括像信息技术、运输业、娱乐行业等等。中国企业对美国以并购为主要方式,通过投资美国企业,以提升中国企业知名度、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整合为主要投资动力。最近的调研显示,美国对中国审核开始加大。根据中国驻美国企业跟我们反映,美国企业要卖给中国企业,开价要高出普通价20%,因为审批周期长,风险很大。所以中国企业面临竞争,不是特别有利的局面。

预计随着特朗普访华,中美双方有望签订包括能源领域在内的很多大单,今年很多数据特别是中国对美国投资有可能回升。

■一句话观点

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西方国家确实出现了一轮政治乱象,但不能否认经济发展自身的逻辑,当前的世界经济,尤其发达国家总体上仍相当稳健,全球化没有倒退。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亚太自贸区不仅可以缓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造成的紧张局面,更重要的是能够释放亚太地区的制度红利,使更多经济体在机遇与挑战中完成产业结构转型,为未来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赵江林

中国的理念和实践为世界提供示范,期待中国方案能够推动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实现共赢发展。亚太地区这三十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量,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受益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

——日本富士通总研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金坚敏

(责编:李栋、赵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