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央企

广东华隧创新运用绿色高新设备 助力传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02月06日09:48 | 来源:人民网-中国央企新闻网
小字号

“广州号称世界地质博物馆,为满足广州地铁复杂地质条件的掘进需求,将土压和泥水双模盾构机的优势结合起来,首创双模盾构机。在施工环境优良时,为加快施工进度,用土压模式;在地质条件比较敏感的时候,采取泥水盾构模式。双模盾构机的使用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多的是社会效益,环保不扰民。”12月5日在广州华遂建设地铁项目部地铁21号线施工现场,项目经理王小军为大家介绍双模盾构机的运行模式。

据广东华隧公司董事长赵晖介绍,广东华隧公司于2011年自主研制直径4.35米泥水平衡复合式盾构机。在2013年填补了国内双模式盾构机的空白,成功研制两台直径6.26米泥水土压双模式盾构机。2016年研制成功9.13米带冷冻刀盘的双模盾构机。现阶段超大直径、超大水头盾构机正在研制中。

双模盾构机已在广州市轨道交通九号线与十四号线投入使用并进行改良。现阶段广州地铁21号线在进行隧道掘进时,使用的是经过改良后的双模盾构机。该机器除具有能够因地质条件不同选择不同的盾构模式、增加施工安全系数外,最大的特点是做到泥水分离,水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

赵董事长还表示,2016年华隧建设响应广东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关于发展“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号召,与央企、佛山地方企业合作,在佛山顺德建立了高端重型装备制造基地,总投资10亿元,实现了双模式盾构机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完成从盾构设备使用方到制造商的跨越,引领全省重型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华隧建设共有20台各种类型和直径的盾构机,是华南地区拥有盾构机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

凭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表现,华隧建设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最具创新性轨道交通施工企业”、“广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广东省自主创新标杆企业”。到2016年底,企业资产总额达到35亿元,年承接任务量40亿元,年营业收入20亿元,年净利润5500万元。

广东建工集团丘小广董事长表示,华隧公司作为广东建工集团的子公司,是广东建工集团科技创新的代表。其进一步表示,建工集团拥有科研机构国家级4个、省级12个, 包括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检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和省级以上的科研课题;近些年共获得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3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1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86项,国家级工法23项、省级工法321项、专利335项等。2015年,广东省绿色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绿色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相继落户建工集团,提升建工集团在国家层面绿色建设方面的影响力,成为广东绿色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建工集团在推动新型塑料模板体系的应用、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再利用以及彩色沥青砼研发与应用等绿色节能新技术方面,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一步将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城乡污水垃圾处理、新型城镇化、地下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乡建设等方面,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丘小广董事长认为现代高新科技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技术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制高点。传统建筑行业如果要做到转型升级,必须从科学技术创新抓起。秉持此理念,广东建工集团2016年1-10月,集团上报省国资委快报统计,实现利润总额累计4.98亿元,同比增长了32.4%;净利润累计3.7亿元,同比增长了43.6%。这其中,建工集团核心主营业务的营业收入每年占80%以上,利润增长水平一直高于营业收入增长水平。

广东建工作为广东省央企改革的代表,转亏为盈的背后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和省国资委的要求。同时,丘小广董事长表示转型升级不是一蹴而就,从单一建房,到综合建城,广东建工在不断地找准定位,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体制改革试点省建设合作协议》以及省住建厅有关建筑业产业的发展战略,现在,广东建工正向“城市建设综合服务运营商”的方向迈进。

接下来,广东建工将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包括城市更新改造、地铁轻轨、地下管廊及海绵城市等基础设施,为环保、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从系统咨询、投融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全流程、一站式”的服务。他们的近期目标是,力争3-5年内,在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和低碳生态城市这三大城市建设热点方向上,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建设综合服务运营商。

由单一的建筑经营向多元的资产经营转变,由单一的实体经营向多元的实体经营与虚拟经营相结合转变。根本上讲,就是要促进广东建工由低端、传统、分散的业态向管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装备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新型业态发展。(赵宇虹)

(责编:李楠桦、杜燕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