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央企

从制造到创造,从跟跑到赶超

中国品牌,阔步迈向中高端

本报记者  白天亮  刘志强
2016年11月09日08:2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拥有多少知名品牌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2015年,我国进入“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的品牌达31个。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中,中国占据四席。全年的商标注册申请量达287.6万件,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品牌的竞争力、美誉度与日俱增。

  弄潮儿向涛头立。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从产品大国迈向品牌大国,敢于突破、勇于赶超的中国企业正瞄准中高端,踏出品牌崛起的铿锵步伐。

  扬帆出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如果没有华为,西伯利亚的居民就收不到信号,乞力马扎罗火山的登山客就无法找人求救。”让国外媒体不吝溢美之词的华为,正刷新着全世界对于中国品牌的认知。2015年,华为的全球品牌知名度从65%提升至76%、中国品牌知名度提升至97%。

  近年来,一批中国品牌扬帆出海、誉满全球,正成为国际市场上耀眼的“中国名片”。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建造,再到中国创造,中国品牌的空间广度不断拓展。

  非洲最长的现代铁路、津巴布韦最大的安居工程、赞比亚百姓的饮水工程、加勒比地区最好的医院,到处都有中国铁建的身影;卡塔尔世界杯场馆、巴西奥运会主场馆、美国佛罗里达州际公路等建设现场,“有施工机械的地方,就有中国徐工的产品”;印度手机市场,金立、联想等中国品牌已与三星、印度本土品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印度市场畅销品牌排行榜的头十名中,中国手机占据了一半。

  从苦练内功、自我提升到厚积薄发、遍地开花,中国品牌的成长速度令人称奇。

  回首10年前,高铁技术主要还掌握在德国、日本、法国企业手中,如今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骄傲。中国企业在海外修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土耳其安伊高铁,让欧洲人也坐上了中国高铁。除了“高大上”的高铁项目,啤酒这样“亲民”的消费品也在国际市场上悄然走红。2014年,青岛啤酒在拉美市场实现50%以上的增长,西欧、北美市场销量均实现20%以上的增长,2014年12月在韩国力压美国啤酒品牌,首次在进口啤酒中位列第一。

  从单纯的产品输出转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品牌输出并重,中国品牌的影响深度也正不断提升。

  “与全世界做生意!”进入2016年,中国家电业的国际化征程风生水起,海尔收购美国GE家电业务,美的电器收购日本东芝白电、入主德国库卡。过去,国内家电企业竞相傍上“洋品牌”,如今,中国品牌“逆袭”成了品牌的输出方。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项目多达486个,涉及67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六大行业,实际交易金额617亿美元。

  勇攀高峰,中国品牌瞄准中高端

  从产品大国迈向品牌大国,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对过硬质量的不懈追求,靠的是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靠的是瞄准中高端的目光与勇气。

  迈向中高端,中国品牌在扎扎实实提升内在品质。

  过去,座椅品鉴官曾是德国大众汽车高品质的象征之一;现在,如此的“苛求”已被吉利汽车借鉴复制:座椅设计推倒重来了4次,耗时一年半,上市前才通过。为了关门声听起来更具品质感,锁舌形状、密封条结构多轮设计;为了雨滴打在车顶上的声音听上去更悦耳,车顶内衬板等改了又改……一次次试错,一次次改进,让产品质量更趋完美,也让用户体验更加极致。

  持之以恒、严谨细致、自我加压、专心专注的“工匠精神”正成为国人打造品牌精品的“新常态”。中国企业精益求精、以质取胜,全方位提高品牌质量,中国制造的品质更佳、品牌更响亮。

  迈向中高端,中国品牌矢志创新。

  “单靠买技术,品牌立不起来。要打造出中国品牌,关键是企业一定要有自主创新能力,一定要走原创的道路。”正如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所言,一家企业的创新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能走多远。

  近年来,中国企业创新热情高涨,品牌含金量不断提升。京东方推出全球首款82英寸10K超高清显示屏,使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液晶显示行业超高清技术的引领者。沈阳新松公司研发的重载双移动机器人系统全球首创,在移动机器人细分领域做到全球最大,还使得瑞典沃尔沃公司放弃机器人行业老大ABB,选择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据统计,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14000亿元,77%来自企业,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中国企业正撕去“仿造者”标签,向“引领者”迈进。

  迈向中高端,中国品牌主动与国际顶尖品牌对标。

  好品牌是培育出来的,也是竞争出来的。近年来,中国品牌勇于开拓、扬帆远航,到全球市场上与国际大牌同台竞技,找差距、补短板、谋超越。

  “要与狼共舞,首先自己要成为狼!”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走出去“与高手下棋”,在欧美市场锤炼,使海尔品牌外聚名气、内提品质。海尔现已在发达国家初步树立了中高端形象,在欧洲市场的冰箱单价从2004年的99欧元,提高到平均价格500欧元,最高达到2999欧元。据世界权威机构数据显示:海尔大型家用电器2014年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场的10.2%,第六次蝉联全球第一。

  抢抓机遇,品牌发展迎来黄金时代

  创品牌不易,迈向中高端更是挑战重重。可喜的是,今天中国企业正面临难得的好机会。

  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为中国品牌挺进中高端提供新的平台。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企业走出去已成常态。企业对国际市场竞争态势、消费者习惯、前沿创新的了解在加深,有利于企业从一开始就站上一个更高的平台,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特别是“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使中国企业能够与沿线国家分享更多的发展机遇。在产品大步走出国门的同时,将带动更多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舞台。

  “‘一带一路’为所有中国企业扩大对外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塑造中国高端品牌形象。”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说。

  经济转入新常态,呼唤更多优质品牌,为中国品牌全面崛起创造机遇。

  “经济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强调创新创造,更加强调效益质量,正是优质品牌大展伸手的时候。”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研究员左世全说。中国制造2025规划出台、“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国家行动计划实施,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助力优秀品牌脱颖而出。

  新常态下,消费需求发生深刻变化,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品质、强化对品牌的认同。近两年,每年国人出境扫货的花费都超过1亿元,给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以强力助推。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吴清海说:“企业要抓住提档升级这个关键,夯实产品品质,塑造品牌的良好形象,对接消费升级。”

  中国品牌挺进中高端,国家的好政策如春风扑面。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为品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国家工商总局负责人透露:2015年,全国工商系统共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27379件,案值3.7亿元。“山寨、冒牌生产越来越难,正规的品牌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打造知名品牌,红豆集团董事钱文华踌躇满志……

  “互联网+”风生水起,使企业能够顺势而上塑品牌、创名牌。过去做品牌、创名牌往往要在企业具备一定资金积累、形成一定市场储备后,因为品牌的塑造需要大量投入。如今,移动互联网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品牌打造路径,缩减中间环节、带动价值创新,中小企业、新创企业也完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在中高端市场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

  国家主席把中兴手机作为“国礼”送给外国领导人、总理出访大力推荐“中国南车”……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中国品牌是最大的激励。“这样的机遇,我们不能错过!”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09日 01 版)
(责编:李楠桦、杜燕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