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央企

叩访三峡大坝的“爷爷”(擦亮旅游地标(12)赤壁·陆水枢纽)

本报记者  孔晓宁
2016年06月30日08:0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赤壁三峡试验坝远眺

  陆水湖一瞥

  夏初抵达湖北赤壁市,细雨中先看羊楼洞镇的明清古街。这里曾是举世闻名的“亚欧万里茶道”的源头之一,空气中飘溢着那种“川”字牌黑茶的独特芳香。

  “下一站,你们就能看到三峡大坝的‘爷爷’喽。”市政协主席李满林爽朗地说。

  近前才发现,这位“爷爷”,其实是道混凝土大坝,外观比三峡大坝确有几分相像,只是个头相差甚远。前者高49米、长234米,后者却高达185米,身长2335米。“爷爷”的正式名称,叫做赤壁三峡试验坝,包括一座主坝及15座副坝,自1967年建成并投入运行,一直低调地隐身于这片青山碧水之间。人们若乘火车从近处铁路桥上疾驰而过,可在一瞬间捕捉到它的身影。

  一座地球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早已震惊世界,一个中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型工程完工仅用4年。但有多少人知晓,在三峡工程动工之前,出于稳妥考虑,为了摸索经验,在陆水河这条长江中游一级支流上,曾经大举建造过这么一座试验坝?

  坝顶视野受限,我沿着一条山道,向大坝下游走去。走的愈远,坝子的全貌看得越清晰。大坝镶嵌在两座山岗之间,把一个面积达57平方公里的陆水湖锁在身后。湖中有岛,多达400余个,于是又有“千岛湖”之称。整座大坝分为3段:右侧是溢流坝,5个溢流孔正在开闸放水,腾起冲天的水雾。左侧的电站厂房看似静悄悄的,实际上它那深居坝中的发电机组,每时每刻都在释放着强大的电能。主坝上还有一个物件——干运桥吊式垂直升船机,可将不足50吨的小船提升过坝。别看它一点儿也不起眼,日后三峡工程建造起重能力达1.18万吨的永久性升船机,采用的全套科学数据,便是由这套设备积累并提供的。

  “爷爷”与“孙辈”虽然体量差别巨大,功夫却几乎相同,既能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又可用作供水、旅游、休闲。而令探访者更感兴趣的,当然是它们之间一脉相承的传奇故事。

  大坝附近新设的一间展览馆,保存着这些传奇故事的权威版本。

  建设三峡大坝,治水发电保航运,自新中国一成立,共和国的缔造者们便想把孙中山先生当年勾画的这个蓝图变成现实。

  1958年,在党和国家的决策层,围绕三峡工程是不是立刻上马,一度展开了一场激辩。主上的一方,以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的观点为代表,他提出的理由是,三峡水库可以根本解决两湖平原的水灾,每年发电1000亿度。另一种声音则强调,三峡工程短期内不能上,因为国家财力一时难以支撑。

  当年6月28日午后,林一山刚刚走进设在武汉长江之滨的办公室,便接到一通来自北京的电话:“你主张上马的三峡工程,是不是可以提前拿出初步设计报告?”电话那头的淮安口音,林一山既熟悉又亲切。

  “我们考虑是不是可以先在湖北陆水建一个实验坝?”林一山乘机建言道。次日,他把一份建议修建陆水试验坝的电报,传到了总理办公室。

  展览馆展示了这份电报以及随后水利电力部据此起草的报告。上面,有时任总理、副总理、国务院秘书长的“批示”“圈阅”。7月10日,毛泽东主席在上面写了长长的一段话,要求“林一山偕同中苏总工程师各一人,湖北水电局负责人一人,到北京过细研究一次,然后作出处理。”

  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林一山应邀与会,就兴建三峡实验坝专门作了汇报。会上,周恩来正式宣布:启动兴建陆水蒲圻枢纽。

  位于鄂尾湘头的一条小河以及这个小小的县域,从此即与一个跨世纪大工程以及共和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蒲圻是当地的旧称,因这一带湖多河密及蒲草茂密而得名。河湖交织自然波光潋滟,可也易生水患。陆水蒲圻枢纽一完工,便锁住了“鲛龙”,令发源于幕阜山的长江支流,防洪标准由3至5年一遇,提升到15年一遇。从1967年工程完工至2013年,它带来的防洪减灾效益,就达上百亿元,还使灌区粮食增产4亿公斤。

  当然,陆水枢纽的最大贡献,是为三峡工程提供试验数据。在这里应用过的预制混凝土块筑坝技术,以及从事过的溃坝水工模拟试验、电站控制自动化试验、水库拦鱼试验、水库水质监测试验等200多个科研项目,都在日后先用在葛洲坝,后应用于三峡工程及许多水利水电工程。以至于在不少专业人士眼中,陆水试验坝至今如同一部经典教科书。

  说陆水枢纽是个小工程,那是与三峡大坝相比较而言。其实论其工程规模,也相当可观。只说那道长1543米、高25.6米的八号副坝,当年全靠人拉肩扛用黏土筑成。若将这些土石方筑成1米宽、1米高的城墙,可从满洲里一直摆到西沙群岛,比万里长城还长1000多公里!

  今天,站在坝顶之上,只能想象当年数万军民移山筑坝的动人场面。极目远眺,大湖、群岛与远山,共同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弘的画面。环湖群峰个个有名,什么雪峰山、随阳山、葛仙山、幽兰山、木兰山、丰财山,哪一座都是景色绝美,都有精彩的历史故事。就拿葛仙山来说,相传即为东晋著名医药学家、道家葛洪的修行羽化之处。“天下名山僧占尽”,从葛洪选葛仙山作为道场,便可知晓这一带必是天下极佳风水宝地。

  因三峡试验坝而生的陆水湖,早已成为国家风景名胜区;而向长江蜿蜒流去的陆水河,也承载了许许多多的传奇。陆水是因东吴大都督陆逊在这一带引军屯田而得名。仿佛是一种巧合,如今陆水河的入江处,相距赤壁古战场不远。1998年5月,当历史及考古学界一致认定,三国时赤壁之战古战场就在蒲圻,当地人乘机而为,立刻把蒲圻地名改成了赤壁。一场以少胜多的赤壁大战,确定了三分天下的政治格局。赤壁人仿效先人,也要借势谋求发展,顺势改天换地。

  赤壁在历史上“火”过一回,今天若从旅游的角度考量,赤壁旅游红火起来,应是势所必然。这里的大美山水,加上历史大事件、大故事,都是大有看头、大有听头、大有游头的。如果在赤壁之行中获得大的教益与收获,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本文图片由赤壁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李楠桦、蒋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