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央企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秦博讲述“预警机”人的冷暖人生

2016年04月12日16:15 | 来源:人民网-中国央企新闻网
小字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预警机研制团队一线工程师 秦博博士展示预警机精神

人民网北京4月12日电(闫璐)今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预警机研制工程师秦博在国企精神研讨会上,案例了圈内几个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掀开了被誉为“空中帅府”预警机的神秘面纱。 

关键时刻的坚

秦博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的老师、中国电科的王小谟,一生都和预警机为伴。这位老院士被人称为中国“预警机之父”,中国预警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代际传承,他功不可没。

预警机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它被誉为“空中帅府”,是现代化战争的空中指挥所和力量倍增其,是信息化战争的决定性力量。

曾经,中国试图走预警机引进的道路,却始终受阻止步。预警机事业徘徊在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关键时刻,是王小谟联合了十几位老专家上书国家,请求自主研发预警机。但是,当时这一主动请缨之举,当时却被很多人看成是痴人说梦。确实,预警机的研制太过复杂了,放眼全球,具备这种能力的国家只有4个。加之,当时国内各方面的基础又十分薄弱,我们甚至连符合条件的研制场所都不具备。这就好比角斗士赤手空拳去与猛兽搏斗,要想获胜,是何等艰难?但是,搞了半辈子雷达的王小谟清楚,条件确实是差了一些,但努努力还是有把握的,并非绝不可为。正是基于这种科学的判断,王小谟立下军令状:“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做到!我们不但要研制出预警机,而且还要研制出世界领先的预警机!”正是这种坚定与支持,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与信心,也正式拉开了国产预警机研制的畜牧,点燃了国产预警机事业的燎原之火!

直面牺牲的壮举

秦博说,“牺牲”这个词在普通人看来也许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但是,对于我们预警机研制团队而言,这个词却是刻骨铭心的。

秦博说道,我的战友李正权,牺牲时只有31岁。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孩子。在通知烈士家属的时候,由于没有详细的地址,我们辗转通过当地派出所才找到他偏僻的家。当被问及有什么要求的时候,他大字不识一个的老母亲因为看到了随行的警车,含着泪说:“孩子是为国家走的,我们没有什么要求,能不能让政府给乡里、村里写证明,别让乡亲们误会,以为孩子是犯了什么事……”这就是烈士的亲人提出的唯一的要求。望着强忍着泪水、满是皱纹的脸庞,望着低矮窄小、简陋破败的土屋,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潸然泪下。

十年了,祖国没有忘记,中国电科没有忘记,英烈们“一定要为国争气”的志愿早已实现,而中国的预警机事业在继承中快速前行。

空中编队的宣示

秦博介绍空警—2000的横空出世,实现了中国预警机从“0”到“1”的跨越,解决了“掐脖子”的问题,为国争了气。但是,好事必定多磨。受制于多方面的约束,空警2000的载机平台引进再次受阻,我们虽然拥有世界技术领先的空中预警机,却面临再次失去翅膀的危机

关键时刻,中国电科的预警机团队临危授命,再次整装出发。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小平台、大预警、高性能、新一代”。

技术攻关的日子总是枯燥而雷同的。为了适应国产新型载机轻量化的需求,我们一次又一次通宵达旦论证,一次又一次全状态仿真实验,一次又一次长周期驻守外场。在汗水与泪水的交织中,我们突破了更加先进的数字阵列雷达技术,在更小的平台上实现了更加强大的性能,中国的预警机事业自此掀开崭新一页,空警—500预警机呼之欲出。

2015年9月3日,当空警2000、空警200、空警500预警机率领着庞大的战斗机群,呼啸着飞越了天安门上空。这其中,最受关注瞩目的就是“首秀”的空警500预警机,而最让世人惊叹的就是已经实现代际化、谱系化发展的中国预警机事业。

从20多年前关于中国是否有能力研制预警机的纷争,到一锤定音后一步一个脚印,中国的预警机事业实现长足稳健发展,中国电科人用生命和汗水,传承并沉淀着“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的预警机精神。我们用脚踏实地的努力,推动着“安全和智慧”事业的发展,助力治理能力提升,保佑着国家安全,科技精忠报国。

(责编:闫璐、夏晓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