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央企
人民网>>央企>>正文

到建设一线放飞梦想——记全国劳动模范林云志

2015年06月21日15:42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 齐中熙)他是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毅然投身到中铁电气化局,在铁路和城轨建设一线摸爬滚打。近40岁的他取得了工艺研发、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成果23项,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6项,带出的徒弟遍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50多个项目。今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他就是知识型、创新型青年,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城铁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林云志。

2008年,33岁的林云志做出了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放弃研究机构技术总监的职位和高薪,毅然投身到中铁电气化局。林云志坦言,只有在建设一线,他的理论研究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成果。

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他在负责的第一个项目——北京地铁15号线的建设中崭露头角。

在北京地铁15号线望京站通信系统设备系统接口测试中,各设备厂家在配合测试时缺乏第三方监管,造成系统接口测试时出现超出标准的误码率和丢包率。林云志立即着手从各产品内部设计收集第一手数据,进行性能集成。

在电流系统和供电系统接口测试时,他通过自己编制的测试软件,现场采集了数十万个接口通信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新的接口通信模式,研发出多功能通讯接口测试仪。

更改后的通信模式,误码率从原有的1.3%下降到了0.02%,长达48小时上千万次的通信可靠性实验中没有出现一次的通信失败。此项发明在后来的15号线一期东段大范围推广运用,并被认证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10年4月,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中段的建设如火如荼。面对工期紧、系统多、工程质量要求高的建设任务,业主急需一个既了解单体设备参数和产品性能,又能够对外沟通协调,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人员来统筹联调工作。联调项目部首先想到了林云志。

联调涉及设备、车辆、线路、土建、轨道等多个领域。由于设备部分系统繁多,技术复杂,系统联调成了摆在林云志面前的一项难题。

林云志只有一句话:“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为了全面准确了解现场情况,掌握各设备系统调试进度,他住板房、跑现场、看图纸、查资料,肩上的挎包里永远装着“手电筒、万用表、对讲机”这“三宝”。

三个月的时间,林云志瘦了10多斤,但他却凭借自己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钻研精神迅速掌握了联调工作的核心和精髓。

北京地铁15号线涉及429个子系统,数百家供应商。他通过搭建联调联试仿真信息化平台,首次将施工和调试的内容按工序和逻辑关系建立模型组网,动态掌握各子系统的节点信息,不仅提高了施工的一次成型率,还做到精确施工。

不仅如此,在总结全国10多个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安装、调试经验的基础上,林云志创造性地提出了“大系统、深集成、专施工、精联调”的建设理念,并先后在重庆、杭州、宁波、南京、福州等8个城市9条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中推广实施。这种理念改变了以往人们对“施工”的认知,得到广大业主和用户的认可。

在单位,林云志痴迷业务钻研、灵感源源不竭,领导和同事们形象地说:搞创新,就是他的“命根子”。

目前,林云志正在致力于搭建全国首个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轨道交通项目数据管理平台,该数据平台可降低整个项目寿命周期的造价,大大缩减项目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并可应用于后期运营中,使维护人员通过3D模型对设备系统进行维护。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