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央企
人民网>>央企>>正文

“一滴油的奇妙旅行”第二站走进冷湖

2015年05月15日11: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央企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青海5月15日电 (李楠桦)网络名人走进新国企之“一滴油的奇妙旅行”于5月14日走进青海石油老基地-冷湖,探寻一段深藏于荒滩戈壁的往事。

冷湖老基地-青海油田梦开始的地方

    冷湖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部,面积17460平方公里,海拔2800米,境内地形复杂,东北高,西南低,形成山地、丘陵、戈壁、沙漠、盐泽、湖泊兼有的特征,因而气候寒冷干燥,多风少雨,昼夜温差大。就是这片干涸得如同月球般的不毛之地,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50年代初,一队石油人风餐露宿,在柴达木的戈壁荒滩上寻找石油,最初的落脚点是一个小淡水湖边,因为湖水很凉,游牧的蒙古族叫它“昆特依”,翻译成汉语就是冷湖。经过四年的辛勤工作,发现了第一口标志性油井“地中四井”。

    1958年9月13日,当钻头钻至650米深时,它发生异常猛烈的井喷,连续畅喷3天3夜,日喷原油800吨。连续畅喷了三天三夜。冷湖探区组织人员筑堤堵油,井场周围成了一片油海。

    花二井、地中四井喷油,预示着柴达木盆地石油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地中四井喷油,给勘探局职工带了极大的振奋。她向世人宣示,冷湖构造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1960年4月,青海省副省长李芳远陪同铁道部现场会议参观团到冷湖视察。为了纪念地中四井给柴达木盆地带来的巨大变化,李芳远亲自为地中四井题词、树纪念碑,碑文为"英雄地中四,美名天下扬"。如今,地中四井纪念碑仍高高地耸立在冷湖五号构造上,它是青海石油工业一个时代的象征。

冷湖四号公墓-纪念那些为石油勘探献身的人们

    在冷湖四号地区的东南角,有一片被矮小围墙围起来的大片地方,在干冷的空气中静默着,这里就是冷湖四号公墓,这里长眠着自青海油田开发以来,先后因公和因病去世的400多名油田领导和职工家属。

    为了纪念为柴达木石油工业献出生命的先烈,1983年,青海油田筹建了冷湖四号公墓。公墓大门两侧写着“志在戈壁寻宝业绩与祁连同在,献身石油事业英名与昆仑并存”的对联。公墓内最醒目的是一座高12米的纪念碑,碑身正面写着“为发现柴达木石油工业而光荣牺牲的同志永垂不朽”,整个公墓显得庄重、肃穆。

    纪念碑后,是大片的坟墓,400多个墓碑,背衬着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全都朝向东方家乡的方向,因为长眠在这里的人,大都是从东部来的。这些墓碑并不华丽,不少只是坟包加一块石碑。其中有的墓碑字体早已难辨,有的干脆就是无名碑。这些墓碑在经受着辽阔的孤寂时,也经受着风沙无情的剥蚀。

    每一座小小的墓碑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和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原青海油田副局长薛崇仁, 1976年11月4日,在涩北地区组织天然气勘探会战的他,来到了正在试气的涩深15井时,闸门刚一打开,一股有着130多个大气压的强大气流冲出放喷管线,四根放喷管线飞速倒转,距离井口10多米远的薛崇仁等6位同志倒在了血泊中。这年,薛崇仁刚刚41岁。其他5位英烈的名字分别是王警民、陈家良、李松安、张忠生、徐寅福。

(责编:初梓瑞、蒋琪)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