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著“陽光存折” 奔向小康生活

——國網青海電力多舉措打造光伏扶貧新樣板

2020年10月20日17:01  來源:人民網-中國央企新聞網
 

金秋十月,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壽樂鎮楊家山村的空地上,十幾排光伏電站板整齊排列,上千塊藍色多晶硅組件閃閃發光,不斷積蓄自然饋贈的能量,讓千萬貧困戶用陽光圓夢,過上脫貧致富的新生活。

國網青海電力工作人員在德吉村檢查扶貧光伏電站。

光耀心田 “伏”利惠民

10月13日,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壽樂鎮楊家山村村民申有義照常來到村光伏扶貧電站對光伏板進行逐一清掃。“以前我們隻用電,沒想到現在還靠電吃飯了,自從村裡建了光伏電站,我們用電不愁,還有工資領,現在我們不僅脫了貧,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說著這些話申有義臉上洋溢著幸福。

2017年,國網青海電力在聯點扶貧的楊家山村建成了300千瓦的光伏扶貧電站,發電收益全部用於該村扶貧工作。申有義通過公益性崗位當上了電站看護員,成為光伏扶貧電站“陽光存折”的“受益大戶”,每年除了光伏收益,還能領到3000元的電站維護工資,雙份“工資”讓他過上了盼望已久的好日子。

和申有義一樣幸運的還有遠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瑪查理鎮移民新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昂杰。2016年,國家電網公司探索飛地模式,在青海省格爾木市異地建設了1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電站收益全部用於助力瑪多縣貧困人口脫貧。瑪查理鎮移民新村將該村光伏收益中的六成用於集體經濟擴充,四成作為扶持資金分配到戶,有效改善了當地貧困戶的生活水平。

2017年,昂杰領到第一筆光伏扶貧分紅資金干起了畜牧養殖,生活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今年,他用光伏分紅和養殖收益,購置了幾台電縫紉機,開起了家庭藏式服裝店,實現了多渠道創收,幸福生活接踵而來。

為推動“造血”扶貧,2016年以來,國家電網公司先后投資12855萬元,捐建定點扶貧瑪多縣的格爾木1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瑪多4.4兆瓦村級聯建光伏扶貧電站、楊家山300千瓦光伏扶貧電站,3座電站每年約2600萬千瓦時的發電量收益,帶動1800余戶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國家電網青海電力三江源(海東)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來到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壽樂鎮楊家山村,排查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為定點扶貧楊家山村捐建的300千瓦光伏扶貧電站隱患,保障光伏電。

集聚優勢 “電”亮扶貧

除了山間、屋頂的“藍板板”,將“陽光”收進錢袋子,離不開電網支撐。在光伏扶貧產業的迅速壯大中,國網青海電力對接光伏扶貧項目,加強與政府規劃、業主單位對接溝通,建立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及時解決建設中出現的電站選址、並網服務等問題。開辟“綠色通道”,優化服務流程,主動實施業務受理“一站式”、工程建設“跟蹤式”、技術支持“保姆式”、並網檢驗“貼心式”服務,定期開展技術幫扶、上門服務、專項檢查等活動,宣傳講解光伏設備后期維護及電費結算方式等知識,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供電服務,為光伏扶貧產業的壯大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青海省充分利用光照資源稟賦,搶抓扶貧政策機遇,先后建成覆蓋39個縣市區、總容量73.36萬千瓦的光伏扶貧電站,年發電預期產生扶貧收益5.7億元,帶領萬千貧困戶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生活。

在青海省能源大數據中心“扶貧之光”集控大廳內,工作人員正在對全省扶貧光伏電站運行情況實時監測。

數字創新 智慧賦能

“隻需輕輕一點,電站逆變器匯流箱內各條支路的電壓及電流信息都能清晰顯示,大數據的快捷高效真讓人意想不到。”10月13日,在青海光伏扶貧大數據中心,電站工作人員通過大數據系統實時查看電站設備運行狀況,追蹤收益產生、分配、發放等重點環節,電站的發電量、發電收入、年分配收益、受益貧困群眾名單等信息一目了然。這是國網青海電力推進光伏扶貧高效發展的又一創新舉措。

該公司探索光伏扶貧與大數據技術的融合應用,建成全國首套省級光伏扶貧運營管理系統,聯合青海省扶貧局成立青海光伏扶貧大數據中心,首創了扶貧電站“無人值班、少人值守”運行模式。依托數字創新優勢,開發集中監控、視頻監控、設備健康診斷水平等13項業務應用,提供發電設備故障預警、遠程控制、發電量精准預測等功能,實現光伏扶貧電站智能化、專業化的集中運行管理。上線基於區塊鏈的光伏扶貧運營管理全過程監測系統,實現光伏扶貧資金的精准識別、有效管控和過程監督,有效提升光伏扶貧產業的數字化、智慧化水平。

“以集中式電站為例,以往一座電站需7-8人運維,通過大數據中心,運維人數減少至2-3人,平均每個電站每年節省人工成本50萬元,減少整體運行成本40%以上。”青海省扶貧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宏成說。

眼下,鑲嵌在70萬平方公裡廣袤土地,透著閃耀光芒的藍色電池板已經成為村民們一張張不斷積攢財富的“陽光存折”,越來越多的貧困戶正沐浴著光伏產業的恩澤,闊步走向無限光明的康庄之路。(杜燕飛 王靜 馬彩虹 徐文斌)

(責編:杜燕飛、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