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事跡——

航天科工劉發林:疫情之下,用付出書寫一個美麗的故事

2020年09月23日15:02  來源:人民網-中國央企新聞網
 

2020的春節沒有爆竹,沒有煙花。往日的繁華恍如隔世,眼前的祖國正被疫鬼蠶食。留在東方大地上的是病毒肆虐下的人去樓空。當進攻的號角吹響,誰會邁出逆行的步伐,誰,又會成為這場戰爭的英雄?他是劉發林,航天科工航天醫科所屬湖北航天醫院醫務部主任,在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他的擔當與付出,足以贏得尊敬和掌聲。

國有疫疾,幸我從醫

春節,中國人全家團聚的日子,很少再有人在工作崗位上不眠不休。而醫護工作者,就是這樣一個小眾群體。今年的春節與往年截然不同,疫情的出現打破了這個本該美好的日子,在所有為疫情而戰的人當中,劉發林就是其中最堅決的一個。

接到應對疫情的消息是臘月二十八,劉發林沒有一個錯愕的表情,因為他早已准備就緒。在疫情尚未蔓延開來時,劉發林就時刻關心著疫情的動向,接手的命令只是一個信號,而不是他整裝的開始,醫者對疾病的直覺告訴他,接下來將是一場大戰。而向來果決的判斷力又告訴他,我已經准備好了。一方面,他用自己熱情洋溢而具有親和力的心來穩定醫護人員的情緒,另一方面,刻不容緩的工作也在他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開展發熱預檢分診流程的制訂、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組織討論、隔離病區患者的病情評估與診療方案調整、一線醫務人員的調配、上崗前的培訓與考核等內容。

為了保障醫護人員“零”感染,劉發林對現有隔離病區和發熱門診的的分區和通道首先提出了改進意見,綜管部等部門通過兩日沒日沒夜的加緊施工,隔離病區和發熱門診“三區兩通道”更加完善,同時病區防控通道的改造為醫院2月12日成為定點收治醫院打下了基礎。隨后,2月14日當晚醫院就接到市指揮部接收26名新冠肺炎患者收治的任務。面對如此大的轉運量,劉發林不敢怠慢,緊急調配人員忙於病區協調布置直到深夜。但問題接踵而至,隔離病房重症患者較多、醫生人手嚴重不夠,於是他主動向院長劉宗明提出申請航天中心醫院專家遠程會診建議並得到採納。信息部隨即開通遠程會診,此舉為患者及時得到有效治療創造條件。為了做好預防和減少不必要的意外,他堅持下科室督查,對防控不合理的地方提出解決方案,立行立改。親自對所有即將進入隔離病房及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進行防控技能考試,嚴格落實考試合格才能上崗的制度。

每一晚,醫院辦公室的燈常亮著,他常常是工作至凌晨,凌晨兩三點之后,在辦公桌上進行短暫休整,第二天,如舊的工作,如舊的忙碌。

和對待自己的將就不同,對待工作和病人,劉發林是出了名的細心。

2月9號晚,得知一名發熱患者拒絕到隔離留觀點留觀,他反復解釋勸說、安慰,直到患者接受,派專車轉送到隔離點,他與隔離點聯系確認后,才鬆了一口氣。醫院確定為定點收治醫院后,他半夜兩三點鐘協助處理發熱、疑似患者的轉運、留觀等工作成為常態。

2月14日,隔離病區收治一名精分症患者,劉發林非常重視,組織病區討論治療護理方案,安排專門醫護人員治療護理,將她的病例資料發送市康復醫院專家進行會診,制定綜合性治療方案,配合醫務人員的精心護理和心理疏導下,患者病情很快得到緩解。

2月24日,一個僅七歲的小女孩到外公、外婆家過春節,外公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她不幸成為密切接觸者,在醫院核酸檢測后結果呈陽性,需要住院觀察、治療。面對隻有7歲的女孩,劉發林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他暗自發誓,一定要盡快治好她。自此,醫治女孩過程中每一件事,他都親力親為,與治療組和隔離病區黃海晏主任、張瑩護士長討論小女孩的治療和護理方案。他在細心呵護著小女孩的同時也聯系患兒的家屬,告知患兒的病情,給家長做心理安慰,讓他們放心。終於,小女孩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的照料下出院了,出院后的一家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已經累壞了的劉主任卻滿心欣慰。

大道為公,心路為民

和劉發林專業的醫術相媲美的還有他的敬業和愛國精神。作為主任的他更是明白當下的祖國正在遭受著的是一場怎樣的斗爭。大道為公,心路為民,他嚴格落實應收盡收,應治盡治,不落下任何一個患者的要求,將自己個人的辛苦和疲勞置之度外,他明白,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此時的醫生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醫生了,而是戰士,是應該沖鋒陷陣的勇士。為著自己堅守的信仰,醫院值夜班的醫生和護士經常在半夜兩三點鐘看到還在忙碌的劉發林。

作為醫生這樣一個基礎性職業,他總是為自己的選擇感到驕傲。在疫情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他戰斗的時光。轉運新冠危重患者時,時間是極其寶貴的,一分鐘掰成兩分鐘用。而吃飯補充能量的時間是奢侈的,有一頓就算一頓,沒有就沒有,反正繁忙的工作幾乎已經讓他忘了飢餓。

身先士卒,鐵漢柔情

再拼命的男人也有一個后方,再果決的醫生也有一份慈祥。讓劉發林不念疲憊,持續奮斗的除了他自己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愛國敬業的品格外,還有他身后的家人們。同是醫務工作者的愛人也是醫院職工,疫情期間正在武漢同濟醫院進修。8歲的小女兒在父母忙碌之時也越發的乖巧懂事。每晚睡覺之前,劉發林總讓女兒讀一篇故事,聽著女兒稚嫩而甜美的聲音,劉發林的疲憊也被治愈了,哪裡還需要更多的休息,和女兒的通話就是他最舒適愜意的休息。雖然無法在女兒身邊陪伴,但是他卻用“無愧於黨、無愧於國家、無愧於人民、無愧於自己的每一個病人”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作為父親身份的榜樣力量,感染激勵著女兒。

當疫情的悲風完全過去,春天將會如約而至,當所有人激動地沖出家門慶祝勝利,醫生們仍會默默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辛勤工作。這個春天,因為他們,必定會格外美麗。

(責編:勾雅文、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