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事跡——

中核集團施曉鬆:穿上了防護服,就穿上了使命

2020年09月15日14:32  來源:人民網-中國央企新聞網
 

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荊楚大地肆虐傳播,黨中央領導全國人民全力以赴抗擊疫情,四萬六千余名醫護人員白衣執甲,無悔逆行。1月28日,施曉鬆毅然請戰奔赴武漢,擔任江蘇第二批援湖北醫療隊院感組組長、蘇州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醫路先鋒”行動黨支部書記。5月,施曉鬆再領使命,“再披戰袍”,隨國家衛生健康委趕赴吉林省,再次走進抗擊新冠病毒的最前線。

“老爸是最棒的!”

施曉鬆從大年三十到初二都在醫院工作,沒有休息一天。 1月26日(大年初二)深夜11點多接到指令,需要增加一名醫院感染管理專業高級職稱的醫務人員加入醫療隊赴湖北抗疫一線,聽到這個消息,施曉鬆第一時間毛遂自薦。“作為一名有著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作為醫院感染管理處處長,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抗擊疫情是我的責任和使命。”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施曉鬆拖著自己准備的材料和辦公用品回了家。女兒剛剛放寒假回來,對於老爸馬上要“奔赴前線”,這位剛剛考上清華的“學霸”女兒並沒有太擔心。

“武漢那邊的醫療條件已經有所保障了,再加上我爸的醫療水平還是不錯的,所以我一點都不擔心。”對於父親的這次出差,女兒表現出同齡人不常有的淡定。在收拾行囊時,她默默將父親的刮胡刀包好,和媽媽一起准備了不少小袋堅果,放在了行李箱中。

疫情前線的“偵察兵”

作為醫療隊的院感組長,為了保証醫療隊和病區的“零感染”,施曉鬆承擔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每天隻睡4-5個小時,就像“上了發條”,不停歇地“旋轉”。

抵達武漢的第二天,沒有休整,他和另外兩名醫療隊員迅速前往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熟悉當地的醫療流程和指導當地的院感工作。“我們就像上火線前的偵察兵,穿上了防護服,就穿上了使命,我先為大家探雷摸底。”在獲得第一手資料后,施曉鬆馬上向所有醫療隊員進行培訓,講述一線的實際情況,反復指導穿脫防護服、隔離衣、口罩、帽子、手套及護目鏡的訓練,直到深夜。

施曉鬆每天都要去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為醫務人員“開路”,實地勘察醫院及病區情況,迅速根據現有條件合理設計隔離病區,設計路線流程,完善各項感控措施,做好醫院抗擊疫情整體方案,參與制定了極其嚴格的駐地感控制度。“確保駐地安全,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為醫療隊守住最后一道防線。”施曉鬆說。

2月1日上午,包括施曉鬆在內的首批14名“黨員突擊隊”正式前往醫院進行醫療救治工作。在隔離病區,施曉鬆不停地和一線醫護戰友溝通各種改進細節﹔回到駐地,及時進行問題反饋,提出整改措施和方案,為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不遺余力。

一場暖心的“雲”接力

2月21日,施曉鬆隨江蘇醫療隊對病區進行慰問,發現一位剛剛生完孩子還沒來得及看孩子一眼的新媽媽,因新冠肺炎住進了隔離病房,而她剛剛生下來的孩子,一出生就轉院到了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病房隔離觀察。

施曉鬆感受到母親渴望見到孩子的焦慮和急切,輾轉聯系上了隨江蘇赴黃石醫療隊的張新星醫生,張醫生聯系了他在武漢兒童醫院呼吸科的同學張李瓊醫生,張李瓊醫生再聯系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病房醫生,拍到了孩子的照片,就這樣,他們通過手機微信,從江夏—黃石—武漢兒童醫院—黃石—江夏,完成一場跨越兩市三地的愛心“雲”接力。

2月23日下午,施曉鬆帶了一些水果到病房看望這位母親,把孩子的照片發給了她,當看到孩子腕帶上的名字時,淚如雨下。施曉鬆說:“在這個特殊的疫情下,我們要治愈患者,更重要的是撫慰他們受傷的心靈,這也是我們每一位醫療隊員正在做的事情。”

“疫線”黨旗飄揚風帆勁

作為蘇州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路先鋒”行動黨支部書記,施曉鬆出發前夜召開第一次支部會議,號召每一位黨員要在抗疫一線起到先鋒模范作用,支部就是堅強的戰斗堡壘。

到達武漢后,支部通過重溫入黨誓詞等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鼓勵隊員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先后有28名醫療隊員火線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其中,韓信、袁華、梁梅蘭三名同志已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進入臨床救治工作后,醫療隊的黨員同志起到了先鋒模范作用,始終沖鋒在第一線。

2月24日,“醫路先鋒”行動黨支部發起了“關愛江夏區中心福利院送溫暖”的特殊黨日活動。通過無接觸方式,給福利院的老人們捐贈了一批黨員個人平時省下來的水果、牛奶、八寶粥等慰問品。在這50天的奮戰中,支部把黨旗插在了抗疫一線,黨員沖鋒在前、日夜堅守,抗擊疫情,並取得了豐碩的醫療救治成果。時至3月15日,江蘇醫療二隊共收治新冠患者397例,所有醫護人員“零感染”。

“鷹眼”查控,再披戰袍出征舒蘭

5月2日,“偵察兵”施曉鬆再披戰袍隨國家衛生健康委第二指導組前往吉林省開展開放口岸疫情綜合防控指導工作。

作為指導組院感專家,施曉鬆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在武漢抗疫的實戰經驗進一步完善當地方艙醫院和新冠定點醫院的各項改建設計、流程預案、補充防護救治設備、強化人員培訓和演練,完善每一個細節幫助當地做好應對口岸開放的各項准備工作。

5月11日,施曉鬆前往舒蘭市開展緊急支援,發揮“偵察兵”的“鷹眼”精准查控,深入舒蘭當地各家醫療機構隔離留觀病房指導完善新冠患者的病房設置與布局﹔完善發熱預檢、發熱門診的三區兩通道的設計與改造﹔指導醫院新冠檢測採樣點的設計和人員防護﹔指導地方做好醫院感染控制與生物安全工作﹔參與並指導舒蘭中醫院的整個醫院流程和病房改造,對醫護人員的防護進行現場培訓指導,使之迅速完成新冠定點醫院的改造並投入使用。

此外,施曉鬆先后奔赴舒蘭市及周邊縣市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冠接觸人員隔離點、社會福利院、大型商場與集鎮等重點防控機構,指導當地對發熱患者的及時發現和轉運,重點人群、重點場所和人群聚集點全面做好感染控制與防護等工作。5月27日,舒蘭市政府召開新冠肺炎感染控制培訓會,施曉鬆圍繞醫院預檢分診感控要求、發熱門診的基本規范、隔離留觀病區的規范、隔離點的感染控制措施等方面內容為全市醫療系統醫護人員進行專題培訓,切實提升了全市醫療衛生人員感染控制操作技能。8月21日,再次完成臨潼區進京轉陝分流國際航班第三專班17天的接待任務。

白衣翩翩,“鷹眼”如炬。對施曉鬆而言,患者康復、戰友零感染、疫情褪去,是最幸福的事了,“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了!”

(責編:勾雅文、庄紅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