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現任中糧集團武漢中糧肉食品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疫情期間擔任集團疫情防控武漢區域協調組副組長的王世學始終戰斗在疫情防控與保障供應的最前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前線的通信員
王世學堅決落實中糧集團黨組關於重要民生物資“供應不斷、價格不漲、質量不降”庄嚴承諾,組織中糧駐湖北28家基層企業深入市場,及時掌握匯總需求動態。在醫療物資短缺的情況下,他用最簡單的防護,每天上百次出入30余家超市定點抽樣,逐一了解糧油和副食品供應情況,隨時打電話匯總各路信息,每天深夜撰寫當日情況報告,把最准確的數據及時上傳到北京總部。通過他的努力,中糧旗下糧油肉奶等生產企業開足馬力全力生產保供應,即使在疫情最嚴重的日子裡,中糧福臨門糧油食品始終堆滿湖北區域各大商超的貨架,為穩定市場發揮了央企的“定盤星”作用。
一線的指揮員
作為中糧集團物流保障在武漢的具體協調人,面對交通運輸受阻的巨大壓力,王世學積極與省防控指揮部交通組對接溝通,及時快速建立起中糧集團保障供應綠色通道,通行車輛由每天10運次提高到每天40運次。自2月1日起,累計協調車輛1.4萬輛次,運送貨物44萬噸,打通了從全國工廠到武漢餐桌的保障鏈。
作為武漢中糧肉食食品有限公司的前線指揮,他積極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克服人手少、工作繁重等困難,從除夕開始兩倒班、機不停,黨員先鋒隊帶頭沖在一線,工作時間延長到平日的1.5倍,產能提高到平日的2.4倍,堅決保障武漢市民肉制品需求。在他的帶動下,肉食生鮮小包裝車間日單產鮮肉3.5萬盒,打破了建廠以來最高紀錄。
作為國家應急儲備肉接卸任務的負責人,他身先士卒,帶領19名黨員組成突擊隊頂著凜冽的寒風前往現場。大型裝卸機械嚴重不足,他們就肩拉背扛,從早上5點干到第二天凌晨2點,創造了24小時內完成500噸冷凍肉入庫的奇跡,進一步緩解了武漢肉制品的供應壓力。
火線的運輸員
疫情之初,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開工建設,面臨武漢“封城”之初交通運輸困難的挑戰。王世學敏銳意識到兩個項目急需食品支援,並立即向集團黨組進行匯報。他在集團相關部門協助下,累計將99噸大米、200箱食用油、3萬箱飲用水和方便面運抵項目工地,交付到施工人員手中。中糧成為第一家捐贈支持醫院建設的央企單位。
戰疫最吃勁時刻,王世學組織“同心戰疫,馳援一線——守護白衣天使愛心餐”計劃,為京滬援鄂醫療隊546名醫護人員免費提供9萬份營養餐食,讓醫護隊員在辛苦之余及時吃上熱乎的飯菜。期間,他還累計奔波2500余公裡,為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同濟、協和、武漢中心醫院、武漢市普愛醫院等23家重點醫院,武漢當地街道、社區、警務室、志願者服務站等110多個單位捐贈糧油食品,得到了軍民的高度評價。
缺席的家裡人
在武漢“封城”的77天裡,他一直寄居旅店或辦公室,十過家門而不入,有時直到凌晨2點才回到辦公室簡單休息。因為需要協調事情多、工作強度大,夜裡經常被電話吵醒,每天睡眠不足4小時。在疫情最嚴重時期,隻能讓妻子做好飯菜,送到小區門口吃飯,與孩子隔著防護欄相互凝望。他愛人電話裡最常說一句話就是“別忘了回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