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事跡——

中國船舶集團張琦:巾幗戰疫 纖而有力

2020年09月09日09:28  來源:人民網-中國央企新聞網
 

圖為工作中的張琦。

2020庚子開年,新冠肺炎在武漢肆虐,中國船舶集團中國艦船研究院湖北六七二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感染三病區護士長張琦沖鋒在前,帶領科室16名護士奮戰48天,收治患者103名,為武漢地區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貢獻,彰顯了醫者仁心的崇高境界和船舶軍工人勇於擔當的責任使命,是當之無愧的巾幗戰疫先鋒。

大戰當前 主動請纓

1月中旬,中國艦船研究院湖北六七二醫院被確定為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正處於骨折康復期的張琦不顧家人和科室主任的反對,毅然向醫院遞交了請願書,申請上陣一線。由於六七二醫院是骨科專科醫院,為收治患者,所有病區都要進行改造。張琦忍著疼痛,和全科16名護士全力投入緊張的病房改造工作中,爭分奪秒,僅用3天時間就完成了艱巨的改造工作。1月31日,張琦帶領護士們進入“戰場”,“戰斗”正式打響。

武漢戰疫初期,醫院診療秩序和防護措施還沒有“步入正軌”。每天,科室裡重復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張護士長在哪兒?張護士長呢?”張琦從早忙到晚,幾乎沒有時間休息,安排保障物資領用、督查護士防護、指導護士護理工作、查看危重疑難病人、給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以及生活照顧等……她成了護士們的“主心骨”和患者們的“貼心人”。

醫者仁心 專業護理

戰疫期間,張琦帶領感染三病區16名護士,收治患者103名。護士們普遍年輕,傳染病護理和自我防護經驗都比較缺乏,面對生死考驗,在工作中有些恐懼心理,危急時刻,張琦總是沖在最前面。當時,醫院收治了一名42歲的男性患者,入院當天狀態挺好,但第二天就病情加重,搶救無效去世。護士們有些恐慌,不知如何處理,張琦剛從隔離區出來,她又立即穿好防護服進去,按消毒隔離要求,做好了逝者的料理工作。

圖為張琦(一排左六)所在戰疫團隊合照。

然而,更嚴峻的考驗還在后面。在該患者去世的第二天,有名護士就確診了。“護士們當時知道了這個事,有些崩潰,哭成了一團,我也沒忍住躲在樓梯間哭了。其實我內心也慌,一方面擔心確診的護士,另一方面擔心病人這麼多,護士們心態崩了,怎麼開展工作?”張琦說,“我隻能強顏歡笑安慰護士,那段時間真是挺艱難的。”

圖為張琦工作掠影。

人一緊張就會瞎想,護士們一丁點兒小事都會叫“護士長,護士長”,張琦就到處“救火”,每次護士們進入隔離區前,張琦都仔細監督檢查,確保她們穿戴好了防護服。“在整個戰斗中,我們的護士從害怕恐懼到沉著冷靜,從未退縮。工作很累,她們還要抽時間學習,快速熟練掌握呼吸系統疾病和傳染病相關知識,竭盡全力做好各項工作。”張琦說。

感染三科收治的患者大部分心理壓力都很大,張琦帶領護士們在做好常規治療護理、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病人工作基礎上,積極開導、鼓勵患者,和他們一起唱歌、繪制卡片,把捐贈給醫護人員的牛奶和水果都給病人,用細致貼心的服務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慌,幫助其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一位80多歲的老人出院時,熱淚盈眶,拉著張琦的手,深深鞠躬,並說等疫情結束后一定要到醫院來,看看照顧她的張護士長到底長什麼樣。

圖為張琦和她的同事們。

張琦帶領全科護士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不眠不休,與時間搶生命,救治患者103名,完成武漢市洪山區新冠肺炎治愈后合並基礎性疾病患者延續醫療服務任務,協助參與武漢“十天大會戰”全市核酸篩查並承擔了中國船舶集團公司在漢成員單位職工及家屬、包括國際合作項目巴基斯坦友人的防治指導工作,彰顯了中國擔當,取得良好的國際影響。

張琦的付出也得到了認可和肯定,她被評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中國船舶集團優秀共產黨員”。對待榮譽,她說:“其實榮譽應該是大家的,單憑我一個人不可能扛過這麼艱難的階段,護士們可能比我付出的更多。我們團隊每天不斷地相互加油鼓勁,同時,患者的康復也激勵著我們的工作干勁,最后我們都堅持了下來。”

援外抗疫 為國爭光

隨著武漢地區疫情防控工作不斷鞏固穩定,苦戰了48天的感染三科正式關科,戰斗暫時告一段落。但是,張琦的腳步沒有停歇,她向醫院提交了請戰書,原地待命,計劃奔赴巴基斯坦戰疫前線。

在抗擊疫情的戰斗中,六七二醫院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847例,治愈出院578例。為幫助巴基斯坦抗疫,醫院組建了醫療隊,張琦是其中之一。她在請戰書中寫道:“作為黨員干部,我更應該積極響應上級號召,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特此申請去援外抗疫一線,我保証不負使命,圓滿完成工作任務,為祖國爭光。”

巾幗戰疫,纖而有力。張琦牢記初心使命,在武漢抗疫戰斗中展現了醫者大美和巾幗大愛,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擔當! 

(責編:勾雅文、史雅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