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3日,武漢,這座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城市,史無前例地宣布“封城”。在這個本該喧鬧的時節,城市靜止,家門緊閉。原本熟悉的生活被按下了“暫停鍵”,但與生命有關的一切都在“加速奔跑”。
作為中國鐵建所屬鐵四院新冠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張浩和武漢千千萬萬白衣戰士、廣大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基層干部一起,與城市共同進退、生死相守,守護武漢這座城,守護四院這個家。
不辭辛勞,護衛生命。從2020年1月18日,鐵四院任命副院長張浩為防疫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開始,一直到5月16日鐵四院最后一名患者健康出院,差不多4個月時間,張浩就沒有睡過一個完整的覺。無數個深夜,張浩和同事們一起連續奮戰在抗擊疫情最前沿,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實現了鐵四院“兩零兩百”的理想目標,即“疫情零擴散”“患者零病亡”,以及“員工百分百檢測”“物資百分百到位”,為呵護企業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贏得了寶貴時間。接到武漢首義廣場地下空間方艙醫院改造建設任務后,他連夜調遣鐵四院專家團隊1個小時到達現場,配合施工單位踏勘、研究,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確保了方艙醫院建設有序推進。
圖為張浩(左二)現場組織鐵四院到崗職工開展核酸和血清檢測,累計開展檢測13500余人次。
無畏向前,織密防線。擔起分管領導疫情防控的重任,大到廣場消殺車,小到醫用防護口罩,張浩事必躬親,章法有度。疫情期間,張浩組織構建了鐵四院五級防控責任體系,制定了細化到小時的應急響應機制,籌備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戰疫期間密集組織召開50余次疫情防控專題會議,制定了20余條防疫管章制度,累計採購口罩54萬個、各類藥品5200份、消毒液7800余瓶、溫度計890支,體溫篩檢儀2台,採購米、油、肉、蛋、蔬菜近5000斤。
不舍晝夜,復工達產。結合企業實際,張浩科學制定了鐵四院員工返漢、在漢返崗、離漢返工和遠程辦公等各項實施方案。在決不允許疫情防控前功盡棄的前提下,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組織制定了分批分時推動總部復工復產工作方案。3月23日,鐵四院武漢總部正式復工復產,4月9日實現全面復工復產,到崗率達90%。同時對全部到崗職工開展核酸和血清檢測,累計開展檢測13500余人次,4月初實現企業全面工作基本恢復,鐵四院成為武漢中心城區疫情“震中”第一批復工、第一批達產的單位,體現了企業服務“六穩““六保”、當好交通運輸“先行官“的使命和擔當。
圖為張浩(左一)為鐵四院出征人員送行。
張浩先后組織40余個保開通保在建重點項目700余名配施人員趕赴建設現場。
全力協調,竭盡所能。組織企業復工達產期間,張浩身先士卒,驅車2000余公裡前往山東、江蘇、安徽等地開展疫后復工復產對接工作。先后組織750余人,前往張吉懷、廣汕、贛深等40余個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現場開展工作。有力保障了300余項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確保了滬蘇湖鐵路、穗莞深城際南沿等項目疫后開工建設,以及商合杭鐵路、滬通鐵路和杭州、長沙等地城市軌道交通項目開通運營。發揮技術引領優勢,高質量組織開展交通強國“鐵路篇”、鐵路“十四五”發展規劃等國家級重要規劃設計。積極支持國家“新基建”建設,組織技術人員開展400公裡高速輪軌、高速磁浮、智慧交通、智能站房等新技術研究。通過確保基建項目盡早開工、開通,推進基建新舊動能轉換,達到了保就業、穩經濟的核心目標,助推了全國復工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