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中國鐵路什麼樣

高鐵運營裡程將是目前的近兩倍,約7萬公裡

陸婭楠

2020年08月14日09: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提出了中國鐵路2035年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描繪了新時代中國鐵路發展美好藍圖。

普速鐵路與高速鐵路有序發展、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加強新型載運工具研發應用……未來,鐵路將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近日對外公布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我國將建成服務安全優質、保障堅強有力、實力國際領先的現代化鐵路強國。中國鐵路網將達到20萬公裡左右,其中高鐵約7萬公裡。到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現代化鐵路強國。

現代化鐵路強國什麼樣?高鐵網有什麼新變化?記者進行了採訪。

形成廣泛覆蓋的普速鐵路網,20萬人口以上城市實現鐵路覆蓋

鐵路是國家戰略性、先導性、關鍵性重大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大動脈、重大民生工程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骨干。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鐵路營業裡程已達14.14萬公裡,居世界第二﹔高鐵營業裡程3.6萬公裡,居世界第一。

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有限公司規劃所副所長梁棟介紹,目前,中國鐵路網對20萬以上人口城市的覆蓋由2012年的94%擴大到2019年的98%,高鐵網對50萬人口以上城市的覆蓋由2012年的28%擴大到2019年的86%,除拉薩外的所有省會城市均已通高鐵。高鐵日均發送旅客由2012年的106.8萬人次增加至2019年的638.3萬人次,年均增長29.1%,高鐵運量佔鐵路旅客發送量連續4年超過50%。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高鐵運營裡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高速列車運行數量最多、商業運營速度最高、高鐵技術體系最全、運營場景和管理經驗最豐富的國家。”梁棟說。

根據2016年版《中長期鐵路規劃網》,到2025年我國鐵路網達到17.5萬公裡,其中高鐵3.8萬公裡。然而,從實際情況看,人民群眾對於鐵路發展的需求遠超過當年的規劃目標。

“現在,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客運服務和便捷高效物流服務的渴望更加強烈,不僅要滿足‘有沒有’的基本需求,更要關注‘好不好’的服務體驗。《規劃綱要》是推進鐵路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國鐵集團發展和改革部副主任丁亮說。

此次《規劃綱要》明確到2035年,現代化鐵路網率先建成,鐵路網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效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樞紐銜接順暢,網絡設施智慧升級,有效供給能力充沛,全國鐵路網20萬公裡左右,20萬人口以上城市實現鐵路覆蓋。

“根據規劃,普速鐵路與高速鐵路都將繼續有序發展,不存在高鐵發展來壓制普速鐵路的情況。”丁亮介紹,《規劃綱要》明確要形成廣泛覆蓋的普速鐵路網,例如建設川藏等進出藏、疆鐵路,加強地區開發性及沿邊鐵路建設,暢通鐵路集疏運體系及路網“最后一公裡”。

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形成1、2、3小時高鐵出行圈

根據《規劃綱要》,到2035年,我國高鐵網約7萬公裡,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這意味著中國高鐵運營裡程將是目前運營裡程的近兩倍。新增的高鐵會在哪裡呢?

丁亮介紹,一方面要建設以高鐵主通道為骨架、區域性高鐵銜接延伸的高鐵網,實現省會城市和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重點是建設高鐵主通道缺失段、優化提升沿江等高鐵主通道,在需求支撐的區域建設高鐵連接線、延伸線,發展更高時速標准高速鐵路。另一方面,要發展快捷融合的城際市域(郊)鐵路網。在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城鎮化地區統籌規劃建設城際和市域(郊)鐵路,打造軌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

目前,高鐵可實現京津冀、長三角等城市群內2小時暢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間1000公裡4小時通達、2000公裡8小時通達。而根據《規劃綱要》,到2035年,要形成全國1、2、3小時高鐵出行圈。

1、2、3小時高鐵出行圈是什麼概念?國鐵集團客運部客運營銷處主管強麗霞做出了解釋。

主要城區市域(郊)1小時通達:如京津冀區域北京到天津、雄安間,長三角區域上海到蘇錫常間,粵港澳大灣區廣深、廣珠間,成渝雙城經濟圈成都到重慶間形成市域和通勤客流圈。

城市群內主要城市間2小時通達:如京津冀區域北京到石家庄間,長三角區域上海到南京、杭州間,粵港澳大灣區廣深港澳與珠三角周邊城市間,成渝雙線經濟圈成渝與周邊城市間形成城市群快速通道。

相鄰城市群及省會城市間3小時通達:在各城市群中心城市與其他省會城市間,打造城市群綜合交通網主骨干,強化繁忙高鐵主通道能力。

加強新型載運工具研發應用,將提高線路運輸能力逾30%

中國高鐵運營10多年來,動車組技術快速發展。截至目前,中國動車組保有量已經達到3600多組,其中復興號動車組約690組,佔世界高速列車總保有量的一半以上,比其他國家的總和還多。

不過,中國高鐵仍然有更高的創新目標。“更高運行速度、更加節能環保、更舒適的乘坐體驗、更智能的設備設施、更低的全壽命周期成本,是各國鐵路運營商和制造商的共同目標。《規劃綱要》也提出要加強新型載運工具研發應用。”國鐵集團機輛部副主任吳國棟介紹。

那麼,新型載運工具是什麼樣的呢?

速度更高,跑得更快。列車速度是衡量一個國家鐵路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世界各國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和企業盈利能力,一直致力於提高列車速度。京滬高鐵實現時速350公裡商業運營后,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家均將高速動車組運營目標速度定為350公裡及以上。

根據《規劃綱要》,我國將突破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建立時速400公裡及以上高速鐵路技術標准等成套關鍵技術體系,國鐵集團當前也在統籌規劃利用既有高鐵線路開展新一代高速動車組研制工作。“基本目標是安全穩定、節能環保、平穩舒適、經濟可靠,總體技術水平世界領先,能夠推動和引領世界高速列車技術進步。”吳國棟說。

智能更強,腦子更靈。《規劃綱要》提出,自主研發新型智能列控系統。國鐵集團工電部通信信號處主管莫志鬆介紹,新型智能列控系統將利用北斗衛星導航技術、5G通信技術等構成空天地一體化的列控系統,列車追蹤間隔可由目前的最短3分鐘縮短到2分鐘左右,提高線路運輸能力30%以上。

“新型智能列控系統還將逐步實現從人工駕駛到自動駕駛再到智能駕駛的轉變,在現有自動駕駛功能基礎上,研究增加列車主動環境感知、安全態勢自動評估等智能技術,減少司機操縱,改善廣大旅客出行體驗。”莫志鬆說。

能耗更低,運行更環保。動車組加速時最耗電,減速時不但不耗電還能夠發電,屬於再生能源。莫志鬆介紹,目前將列車群協同聯控作為重要研究方向,實現一批車出站加速、另一批車到站減速,電能內部循環利用。理論上人均百公裡能耗可以降低30%左右,以京滬高鐵為例,新一代高速列車往返運行一次約可節電9000千瓦時。(記者 陸婭楠)

(責編:杜燕飛、王宇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