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央企

穩健運行,央企發揮“壓艙石”作用

本報記者 孔德晨
2020年04月13日08: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近期,位於新疆庫車市的中石化西北油田採油三廠在加大新井產能建設的同時,積極應用多種方式對老井進行改造,使老井作業修復率和成功率穩步提高,為“百日攻堅創效”行動夯實基礎,確保完成全年生產經營目標。
  石立斌攝(人民視覺)

  近期,在河北省滄州市青縣中石油渤海裝備產業園區內,13家企業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推進復工復產。園區內華油鋼管公司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生產項目等穩定運行,既確保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也為國內外裝備用戶及時供貨。圖為園區內工人在鋼管生產線上工作。
  張騰揚 苑立偉攝影報道

  日前,位於江蘇常州經濟開發區的中車戚墅堰機車有限公司已全面復工復產,工人們正在總裝出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尼日利亞的機車。這批11台火車機車是自2019年開始出口尼日利亞的第二批“中國智造”內燃機車,全部採用中國標准、中國技術研發制造。圖為工人們正在總裝機車。
  史 康攝(人民視覺)

  今年一季度,中央企業科學應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搶抓市場,提質增效,化危為機,總體上運行穩定,部分央企業績逆勢增長,發揮了國民經濟“穩定器”“壓艙石”的作用,也為穩定全球產業鏈注入力量,力保“中國制造”不斷檔、全球物流不斷線。

  

  多家央企業績逆勢增長

  在疫情沖擊、企業業績下滑的背景下,今年第一季度,部分中央企業實現了經營業績逆勢增長,為疫情籠罩下的中國經濟注入了活力,也為相關產業和上下游企業增添了信心。

  一季度,中國一重保持逆勢上揚態勢,新增訂貨同比增長13.7%,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2.47%,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3.37%,實現首季“滿堂紅”﹔國家電投黃河水電公司完成發電量122.4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26%﹔中國電子旗下湖南長城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一季度實現利潤總額470萬元,同比增長286%,實現工業產值2.14億元,同比增長58.9%﹔中國石化燃料油銷售有限公司經營實現經營總量633萬噸,同比增長18%……

  疫情之下,以大數據、“雲”平台為依托,部分中央企業尋找化危為機的突破口,一季度實現逆勢攀升,經營業績亮眼。國網電商公司發揮互聯網平台、場景和技術優勢,加快推進電子商務、金融科技業務,一季度交易規模和新增注冊用戶數同比分別增長87%和140%。一季度電費網銀交易規模突破950億元,同比增長60%,線上產業鏈金融平台交易額突破200億元。

  國資委副主任任洪斌表示,數字化技術催生了企業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企業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經濟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全社會協同推進。“國有企業要帶頭做好經營管理和商業模式的數字化轉型,發揮央企的示范引領作用。”任洪斌說。

  為穩定全球產業鏈挑大梁

  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央企頂梁柱作用凸顯。面對國際疫情的復雜局勢,中央企業海外項目在做好防疫抗疫的基礎上,在能源供應、技術攻關、保障物流等方面下功夫,助力穩定全球產業鏈。

  在沙特,中國華電運維的世界最大聯合循環電站項目的阿美吉贊電站攻堅克難,保証疫情防控“不休假”,生產調試“不打烊”,堅持安全運行299天﹔在南非,國家能源集團龍源南非公司輸送超18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發電量突破1.74億千瓦時﹔在巴基斯坦,中國華能薩希瓦爾電站累計完成發電量 235億千瓦時……中央企業海外公司積極協調國內外物資供應、適時調配海外人員、啟動本土化招聘,確保一線防疫的同時,保証全球能源不“斷鏈”。

  央企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保証海外項目順利推進,實現“中國制造”不斷檔。今年2月以來,國家電網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承建的巴基斯坦默蒂亞裡-拉合爾±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先后組織了10余個批次的換流變電物資採購發運,為境內外導線、鐵塔、金具等行業近40家上下游廠商的復工復產增強了信心。

  業內人士指出,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中央企業在積極復工復產、保証全球項目穩步運營的同時,提升“中國制造”技術創新能力,抓住變革和轉型的關鍵機遇期,實現全球產業鏈向數字化、智能化和服務化的轉型。

  央企繼續向改革要動力

  向改革要動力,央企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根據國資委數據,自2018年8月啟動國企改革“雙百行動”以來,中央企業所屬“雙百企業”聚焦重點目標任務,推動綜合性改革取得積極成效,截至去年末,累計改革任務完成率達55.14%。

  日前,繼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國資國企“綜改試驗”后,又一國企改革專項工程——百戶科技型企業深化市場化改革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專項行動(“科改示范行動”)啟動。此次專項行動共選取了200余戶國有科技型企業,將進一步推動企業深化市場化改革,打造一批國有科技型企業改革樣板和自主創新尖兵,並在此基礎上復制推廣成功經驗。

  業內人士認為,從“混改”到“科改”,國企改革越來越聚焦主業,深度和廣度都將超越以往,今后國企混改將越來越多與產業改革融合,多路並進,民航業、零售業、科技型企業等混改預期升溫,機制改革力度也將加大。

  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指出,科技型企業的定位和特性決定了要在以改革創新激發活力動力上先行一步,科技型企業改革創新的成熟經驗有利於為全國國有企業改革提供有益示范。“各中央企業、各地國資委和有關科技型企業要緊緊抓住激發活力、提高效率的市場化改革主線。”翁杰明說。

(責編:王醒、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