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發熱門診改造項目正式交付

2020年02月25日13: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央企新聞網
 

17年前同抗“非典”,17年后再戰“新冠”。繼非典時期參建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后,中建安裝再次受邀參建該院發熱門診改造工程,經過十天奮戰,2月24日,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發熱門診改造項目正式交付。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發熱門診在非典時期由中建安裝建設完成,疫情結束后,院方將部分病房改造為生物樣本庫,新冠肺炎爆發后,院方決定再次將生物樣本庫改建成發熱門診及病房,並主動邀請中建安裝集團加入本次“戰斗”。中建安裝一公司作為總承包單位,承建了16間病房、污物間、病患走廊及醫護走廊的機電安裝、裝飾裝修、建筑內構造及機電管線拆除、物品搬移、醫用氣體系統等工程﹔旗下中建電子承建智能化系統改造工程,含醫護對講系統、綜合布線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有線電視系統等。

召之即來 重現央企擔當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需將我院的生物樣本庫原有房間改成發熱門診,且在2月23日完成此項工作……現特邀請貴單位參與我院改造項目施工建設!”

2月14日,中建安裝一公司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邀請函”。聞令而動,中建安裝緊急召開動員會議,迅速組建起一支58人的沖鋒隊趕赴現場。

項目建設期間,醫院需正常接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距施工的配電間僅不到10米。“離得這麼近,其實心裡也很害怕的,但想到非典疫情時期,前輩們不辱使命順利完成任務,心裡又多了一些動力。”一公司暖通負責人孫磊說。為護大家安全,項目團隊做好了全面防護,期間也沒有一名人員退縮。

“每天看著急救車在眼前來來去去,我知道身上的責任有多重大。”防疫管理員郭陽表示。項目工種繁多,施工人員流動性強,設好“放哨崗”,做好大家的安全員,郭陽每天為現場人員測溫三次,每兩小時進行現場消殺,每天定時開展防疫安全教育,發放防疫物資,每個死角都不放過。

來之能戰 筑就軍魂匠心

從西安公共衛生中心到天津市腫瘤醫院,再到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輾轉幾千公裡,奮戰20多個日夜,這已是中建電子於淼、董卓航和陳鵬搶建的第三個防疫醫院項目。

多線作戰的他們,一邊在天津腫瘤醫院搶工,一邊提前制定天津第一中心醫院的整體施工計劃和物資採購計劃。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項目團隊汲取此前的建設經驗,熬紅了雙眼、嘶啞了聲線,幾經波折終於確保了所需設備在進場當天提前抵達現場,為醫院按時完工打了一劑強心針。

從進場到交付,工期僅有10天,而搬移舊有物品就佔據了一天半,拆除廢舊機電管線后,機電管線及裝飾裝修施工時間僅剩7天。項目團隊立即成立專家組提前深化圖紙、擬定施工方案、細化施工進度,面對春節材料、勞動力不足、冬季施工難度大等困難,全員集思廣益、“見招拆招”。

按照圖紙要求,隔牆板材料本應選用輕鋼龍骨,但抹灰后的凝結時間較長,項目團隊經過與院方協商,將材料改為潔淨板材,確保質量的同時,工期也大幅度提升。經過反復查看,一公司電氣負責人王志發現病房內紫外線消毒燈、排氣扇易與病床位置發生碰撞,他迅速與院方溝通協調,通宵對圖紙進行深化設計,在正式施工前對病房內紫外線消毒燈、排氣扇的施工位置進行重新排布,有效避免了因點位碰撞引起的拆改。

戰之能勝 刷新“中國速度”

項目工期短,現場各施工單位交叉作業面多,怎麼辦?

若採用常規方法分料逐項裝飾裝修病房衛生間,不僅工期長,且勞動力消耗大,一公司項目負責人張法杰多方尋找供應商對比詢價,決定採用裝配一體式衛生間,運送到現場再整體安裝。材料到場后,項目團隊經8小時通宵作業,順利完成了12個衛生間的整體組裝任務。

智能化系統設備間小而復雜,原有線路纏繞錯綜,為縮短工期,中建電子技術負責人陳鵬根據現場實際優化了原施工方案,在不破壞原有線路的情況下,創新採用星型拓扑結構,將整體布線以設備間為中心,向外延伸主線,其余新線路以端子的形式連接到主線上,形成了向工作區輻射的星狀線路。中建電子現場經理董卓航根據優化方案立即帶領工人連夜趕工,僅7個小時就完成了所有線路的敷設工作,為項目縮短一天半的工期。

為將新的網絡與語音系統並入原智能化系統,陳鵬憑借著多年的技術經驗,帶領工人一遍遍地在設備間進行現場排查梳理,耐心對每台設備進行測試,用了兩晚提前完成了智能化系統調試工作。

離竣工交付僅半天時間時,項目團隊突然接到業主臨時變更,需加穿一根主線延伸至保衛處。在沒有路由的情況下,董卓航帶領工人一邊確認周邊環境和挖溝位置,並埋好穿線管,做好橋架,2個小時不到,便成功將線纜與配電間聯通。中建安裝團隊全力以赴讓工期“向前跑”,讓速度“再加碼”。

(責編:王靜、杜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