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正式建成交接

2020年02月21日08:59  來源:人民網-中國央企新聞網
 

 10天建成,15天移交,中建安裝再戰西安公共衛生中心。近日,由中建絲路(中建西北區域總部)牽頭承建,中建安裝華西公司、中建電子參建的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項目正式建成交接,用於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該項目作為保障民生的重要工程,以“平戰結合,長遠規劃”為理念,按照國家標准、一流水平進行設計建設,首期應急院區將提供500張床位,建筑面積27542平米,極大提升西安市疫情防控能力。中建安裝承建醫護區小市政工程及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

“接到指令后,中建安裝先后派出200余名管理人員與800余名產業工人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我們倒排工期、合理安排工序穿插、現場作業兩班倒,確保按時保質完成項目建設任務”,中建安裝華西公司總經理、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總指揮魏濤說。

沖鋒在前 與“疫”情競速

“8天完成10000米的管道施工任務,各工序穿插作業、400余名勞務工人同時施工,如何高質有序推進?

由於現場條件有限,要實行交叉分段作業,管道施工區別於以往,管道施工任務被“切割”成26段,且每一段都要經過管溝開挖、溝底處理、管道安裝、施壓、分層回填五道復雜工序,工作量增加了很多。“項目還組建了機動補位施工班組,哪裡需要上哪裡”,生產經理楊羽濤說。

“傳染病醫院對管道施工要求很高,為確保一次成優、管道接口處不滲水漏水,避免醫院污水管道后期維修,我們將雨污水系統管道接口處原本的單膠圈變為雙膠圈,同時增加熱縮帶,雙重保險、確保防滲防漏,萬無一失”,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總工程師緱廣會解釋道。

36小時共完成預消毒接觸池和化糞池2300立方米的基坑開挖及4台100立方米的鋼化玻璃水池安裝、基坑回填﹔24小時完成1.2萬立方米的雨水消毒調蓄池基坑開挖及土方倒運﹔6小時完成5500塊蓄水模塊、760立方米水池組裝……中建安裝傾全力助力“疫”線建設。

分秒必爭,緊張有序。經過33小時的通宵努力,中建安裝項目團隊提前6小時完成項目施工難度最大的雨水消毒調蓄池和提升泵站的建設任務,“搶”出了寶貴的時間。

調蓄池基坑深9.4米,必須經過土方開挖、驗槽、基地換填、找平驗收等八道工序,施工難度大、機械協調復雜,一工區現場土建專業負責人郭榮龍每天隻休息三、四個小時,“多爭取一點時間,就多一點希望”,郭榮龍說。

中建電子生產組長李國園從千裡之外的河北一路開車趕到西安公共衛生中心項目,來不及休息就馬不停蹄頂上夜班。由於很多作業點不具備全面鋪開的施工條件,為確保工期,現場隻能主動出擊積極尋找施工面,見縫插針協調施工生產。李國園與技術團隊深入勘察現場,詳細規劃施工方案,精准定位室內施工點位,確保質量不返工,嚴格測算預留面以減少廢料,想盡辦法保障生產進度。趕上靜電地板進場之時,因全面搶工人手緊缺,為確保施工材料供應,李國園帶領管理人員親自上陣,百十斤的防靜電地板硬是搬了十幾趟,才轉移到機房中。在室外溫度已達零下的深夜,每個人都大汗淋漓,搬完后大家准備回辦公室休息,李國園擦了擦汗,又重新帶好安全帽:“我那邊馬上要裝設備了,我得去盯著。”

接到抗疫征召,正因感冒在家自我隔離的李春宇,第一時間前往醫院檢查,開具通行証明,一路幾經輾轉趕到西安。到達項目之后,她立即擔起了技術和商務負責人的重任,連續兩天兩夜沒合眼,快速組織設計團隊深化圖紙。由於項目工期緊,對生產進度的要求極高,李春宇一面緊抓設計團隊深化出圖,一面深入研究施工工序確保生產進度。在現場實施進度受到施工面等種種問題制約時,她提出倒排施工節點,將設備調試工作提前來做,大大縮短了視頻監控、門禁、報警、計算機網絡等各系統調試工作的施工時間。“我是黨員,過來就是為抗擊疫情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她說的淡定從容,但背后的辛苦與堅持,隻有她自己知道。

火線入黨 抗“疫”一線響起鏗鏘誓言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越是危難時刻,越能錘煉黨性,項目火速成立臨時黨支部和黨員突擊隊,帶領全體建設者攻堅克難。2月9日,在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建設現場,任星、劉博、田釜3名中建安裝先進青年,鄭重向黨組織提交入黨申請,面向黨旗庄嚴宣誓,火線入黨,一同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編方案、算量、劃分界面、清理場地、搭建臨設……這個連續兩年在工地過年的項目執行經理劉博每天工作至深夜,忙得連口水都來不及喝。10天的工期,劉博每天都處於精神緊繃狀態,一邊要與工程局協調工作面、設計院溝通圖紙,另一邊還要安排好生產進度和安全質量,為了使連夜奮戰的管理團隊更有干勁兒,劉博每天想方設法調動團隊積極性。走遍施工現場,泥濘的鞋套和通紅的雙眼是他的“標配”,就連孩子生病的時候也是老婆一人在照顧。“作為一名黨員,就要扛起這份責任”,劉博說。

“工期不等人,不把這塊兒工作干完,我睡覺也不踏實”,已連續工作36小時暖通負責人田釜還是不願休息,直到所在區域的管線全部完成。操作空間狹小、管線高度不一、勞務人員經驗欠缺、圖紙與現場實際存在偏差,重重困難擺在田釜面前,他緊急協調各方資源,帶領工人摸索解決問題,直至問題徹底解決。回去僅休息4個小時后,項目“戰場”上再次出現了田釜的身影。田釜用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叩問初心,踐行使命。

“來個測量員,二工區雨水提升泵基坑馬上開挖了”,“三工區管線鋪設需要定下標高”……測量是土建施工的先決條件,進場后,項目測量員任星就扛著水准儀滿工區跑,每天室外作業14個小時以上,半夜回住處后,任星又開始研究圖紙,優化施工工序,為后續施工節約時間。等所有工作忙完已經是凌晨3點多了,穿著工作服睡一會兒,天沒亮又重奔施工現場。頂著一身的灰土,扛著他的“寶貝”,任星是所有奮戰一線安裝人的“縮影”。

(責編:杜燕飛、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