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智慧工廠!華中最大工業用紙生產基地正式投產

2019年12月06日14: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央企新聞網
 

 

12月6日,中建安裝山鷹華中紙廠項目正式開機出紙

竹帘輕抄,紙藥妙施,古時蔡倫造紙,七十二道工。如今荊州大地,巨大的機器正高速運轉,百米全自動生產線不斷“吐出”巨幅紙卷,機器人自動打包將紙送上智能運輸帶,一個生態智能的造紙工廠漸露真容,為華中地區帶來工業4.0時代的“造紙術”。

它是集熱電站、污水處理、給排水等工程於一體的工業包裝紙板生產基地——山鷹華中紙業220萬噸/年工業包裝紙項目。作為湖北省重點工程,計劃建設5條生產線,建成后將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工業用紙生產基地,形成廢紙貿易、原紙生產和紙制品加工、完整工業包裝用紙全產業鏈。

中建安裝集團承擔著一期PM21、PM22兩條生產線、廢水處理站施工總承包,給水處理站、綜合管廊安裝及廠區內其他配套工程的建設任務。12月6日,PM21生產線首卷成品紙成功下線,預計PM22生產線投產后,可達年產105萬噸高檔包裝紙的生產規模。

PM21紙機

工於匠心 賦能“智慧工廠”

荊州公安縣,一個佔地2264畝,相當於211個足球場、66個航空母艦的工廠逐漸顯現,180多米的生產線上難覓人影,從投料、制漿到產品裝車,工人在總控室內即可完成所有生產控制。立體式自動化倉庫內,無人運輸車24小時不間斷作業,與智能機器人全流程配合,電腦上一鍵操作即可實現成品入庫存儲和產品自動出庫。

機械化、數字化、智能化,這座智慧工廠擁有“超強大腦”——DCS控制系統。項目採用世界最先進的歐美造紙機械技術,單台紙機測量控制點達6000多個、控制線18萬米,自動化程度極高且相互關聯,所有線路最終匯總到DCS控制室內,依托控制系統實現上料、出紙、運輸、打包、裝車的全自動智能化生產。

“所有紙機設備安裝在同一個平面,最高點和最低點誤差僅2毫米,每10米范圍內不大於0.2毫米”,安裝副經理王勇為介紹。不僅於此,由於設備重達5千多噸,地面沉降極易引起偏差,項目安裝總工唐明偉帶領團隊通過建立安裝測量控制網對基准點線“排兵布陣”,並採用高精度全站儀進行測量放線,對各控制點不斷復核校准。

11月1日,PM21生產線聯動調試一次成功,設備安裝質量獲業主的高度肯定,為PM21生產線的順利交工畫上完美的句號。

建設中的廢水處理站

節能環保 締造“綠色工廠”

造紙術是推動人類文明最重要的發明之一,造紙業也曾被認為是高污染、高能耗的行業,為響應“長江大保護”號召,中建安裝還承建了污水處理廠、固廢電廠等配套設施。在生產過程中不砍一棵樹,全部原料來自廢紙回收,生產線產生的固體廢棄物都將成為發電廠的燃料,焚燒后的殘余固體廢棄物還可用作建筑材料,生產污水經污水處理站深度處理后,可達到外排長江的標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形成了“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生態鏈。電廠發的電除供廠區使用外,一部分還可接通國家電網系統輸送到廠區外實現對外供電。“進場的原料全部被我們‘吃干榨淨’,用先進的綠色技術來保護我們的綠水青山。”項目經理曲建明說。

廠房內濕度和溫度的變化均會影響紙板和紙箱品質,為確保紙板干燥,中建團隊採用絕熱、保溫性能好的新型保溫材料,兩塊牆板夾著保溫材料,確保廠房內溫度恆定,有效節約了電能和熱能。

以往的鋼結構廠房,陽光照射后車間溫度會立刻上升,腐蝕、抗裂性能差。中建團隊在主廠房屋面採用了雙T板結構,雙T板由寬大的面板和兩根窄而高的“肋”組成,內含12根預應力鋼絞線,有效提高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抗裂性能,而包裹在鋼絞線外面的混凝土如同一層“保護衣”,有防腐保溫效果。項目團隊採用裝配化建造方式,將跨度32米、荷載38噸的雙T板進行現場預制,再通過400噸履帶吊吊裝完成,有效減少資源浪費,降低環境污染。

“車間打個轉,出來一身黑”,從原本印象中“油膩”的產線到整潔明亮、綠色節能的車間,“花園式工廠”已然成型。未來,它將屹立長江之畔,滿足整個華中地區包裝用紙市場需求,還將為荊州公安縣帶來兩倍財政收入,提供超2000多個就業崗位,助推當地實體經濟發展。

造紙廠房

鐵軍出擊 鑄造“超級工廠”

無材料、無設備、無資源,連腳手架都租不到,項目團隊在進場之初感受到未曾有過的壓力。曲建明立即組織人員進場,多方溝通協調資源,大干局面迅速形成。2019年11月,混凝土用量達21萬立方米,鋼筋用量2萬余噸,單條生產線管道9萬多米……“超級工廠”崛起的背后,凝聚著這支鐵軍匠心堅守的故事。

曲建明每天起的比誰都早,查看安全、質量、進度,現場總能看到他的匆匆背影。漿塔設備二次灌漿時恰逢春節,由於專業性強、驗收嚴格,工人又陸續離開,土建工程師楊登雲、非標工程師楊偉星親自加料攪料,時值深冬室外氣溫低至零下,刺骨寒風吹得人又疼又痒,而剛澆筑完的混凝土最怕的就是冷,大家一邊給設備鋪棉被,一邊加熱水保溫,從晚上7點到凌晨3點,一待就是一夜。

存放紙漿的槽罐為方便液體流動,底部設有傾斜的底板,為保持裝置穩定,底板與槽罐基礎之間需澆筑混凝土,且對充滿度要求極高。土建工程師王正常堅守現場到半夜,由於操作面狹小,他要從罐體直徑50厘米的孔洞鑽入罐內,再通過底板面的預留孔進行人工混凝土澆筑,前后持續了近一個月。

17處超危工程,高峰期現場千人同時施工,17台塔吊同時作業。如何讓有限的資源和人力發揮最大的能量?項目團隊採用分區作戰、及時補位、垂直管理的模式,確保項目整體推進。

機修車間的土建施工若按原設計要求,地面基層為素土夯實,項目團隊經土質檢測和技術研判,發現土質含水率過高,不適宜夯實施工。相關人員立即與設計單位溝通協商,將地面基層改為灰土夯實,保証了施工質量。PM22生產線上料車間轉鼓吊裝時,德國設備方要求繼續採用PM21生產線的吊裝方案,但設備重達170噸、32米長,場地受限且本地吊裝成本昂貴,項目團隊經反復論証,優化方案,最終決定採用三台汽車吊接力吊裝,既節約了吊裝成本,還提升了吊裝效率。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從項目部到電廠,土建技術部經理陳豪每天來來回回得走上14公裡﹔廢水處理站單體曝氣池單次最大澆筑量達1700立方米,30多個小時,全體管理人員配合旁站、實驗、檢測......當廢土荒田變身 “超級工廠”,不變的是中建安裝人拼搏奮進的力量。

匠心傳承,臻造品質工廠。從1995年當時國內投資生產最早的高檔文化用紙生產企業——蘇州紫興紙業,到民豐特種紙業、山東晨鳴紙業、吉安紙業、常熟紙業、馬鞍山紙業、山鷹紙業……20多年來,中建安裝跟隨造紙業發展的滾滾洪流,“建”証了中國造紙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現代造紙工廠的“智慧升級”。初心守護綠水青山,匠心推動品質建造,中建安裝以綠色高效的智慧建造模式向工業總承包轉型邁出了堅實步伐。(王燦華 洪彥 馮雪)

(責編:杜燕飛、初梓瑞)